《投资者网》张伟
若非纯牛奶被检测出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丙二醇,估计很少有投资者会注意到麦趣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麦趣尔”,002719.SZ)这家市值不足15亿的新疆上市企业。同受“丙二醇事件”影响,麦趣尔今年上半年的净利润为-1.75亿元,成为A股乳制品板块上半年亏损最大的企业。
9月2日,麦趣尔在与投资者互动中表示,目前已逐步恢复纯牛奶生产,检验合格后再上市销售。纯牛奶上市销售容易,但麦趣尔能否再次唤起消费者对其乳制品的信任?
另外,今年上半年就亏掉近十年净利润的麦趣尔又如何在本就竞争激烈的乳制品市场扭亏为盈?该公司股价未来是否还具有成长性?都是麦趣尔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半年亏损超过十年净利润
据其官网介绍,麦趣尔成立于2002年12月,注册地址在新疆昌吉州昌吉市,为昌吉州6家上市公司之一,公司业务以乳制品、烘焙食品为主,辅以节日食品、冷冻饮品。
2022年中报显示,乳制品收入在麦趣尔主营收入中的占比约70%,烘焙食品的营收占比超过20%,节日食品及其他的营收占比不到10%。
图表1:麦趣尔2022年上半年营收构成
不过,麦趣尔营收占比超半壁江山的乳制品正面临消费者信任危机。
8月23日,麦趣尔公告称,收到昌吉州昌吉市市场监管局送达的《行政处罚决定书》(下称“《决定书》”)。《决定书》显示,麦趣尔在生产纯牛奶环节存在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丙二醇的行为,违反了《食品安全法》,并被处以7315万元罚款。
麦趣尔还表示,公司就此事件再次向广大消费者、投资者致以诚挚的歉意。
“丙二醇事件”的影响,自然也反映在麦趣尔的财务数据上。据中报显示,麦趣尔上半年的主营收入达7.08亿元,同比增长47%;归母净利润为-1.75亿元,较去年同期1094万元大幅亏损。
Wind数据显示,麦趣尔2012-2021年的归母净利润合计1.25亿。也就是说,仅上半年的亏损,就超过该公司过去十年的净利润总和。
图表2:麦趣尔近十年净利润明细
值得一提的是,扣除非经常性损益,麦趣尔今年上半年的净利润为-3028万元。非经常性损益中,因销售退回的计提损失为1.48亿元。
市场监管总局:遏制过度包装、“天价”月饼有这些实招
新华社北京9月7日电题:市场监管总局:遏制过度包装、“天价”月饼有这些实招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赵文君
用红木或贵金属豪华包装、动辄标价数百甚至上千元……临近中秋节,过度包装、“天价”月饼再度成为公众关注话题。7日,市场监管总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治理相关问题提出“硬核”措施。
治理过度包装:实施新国标曝光典型案例
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并导致商品价格虚高,近年来,月饼过度包装问题受到各界关注。近日,市场监管部门集中整治,曝光一批月饼过度包装典型案例。
今年端午节前,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于今年8月15日起实施。根据第1号修改单,销售价格在100元以上的月饼,包装成本占销售价格的比例不得超过15%。同时包装材料不得使用贵金属、红木等贵重材料。
这一强制性国家标准让月饼包装全方位“瘦身”:限制包装层数,月饼的包装层数最多不超过三层;压缩包装空隙,减少包装盒中不必要的空隙,避免“盒大饼小”;严格混装要求,月饼不应与其他产品混装。
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司司长刘洪生介绍,标准发布后市场监管总局会同有关部门,第一时间针对月饼生产、流通和执法等各环节的不同主体,详细解读标准要求,引导企业严格执行标准要求。
近期,市场监管总局对月饼过度包装问题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国家监督抽查。本次抽查发现的主要问题是包装空隙率不合格。根据新标准的规定,月饼包装的必要空间系数从12降低为7,相当于包装体积缩减了42%,可以看出新标准要求较旧标准更为严格。本次抽查结果显示,个别生产企业执行此项强制性要求不到位,从而产生了过度包装问题。
市场监管总局质量监督司一级巡视员嵇超说,国家监督抽查结果将纳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对存在严重问题的企业,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进一步加大失信惩戒力度。
治理“天价”月饼:全国范围专项行动
月饼虽然实行市场调节价,由经营者依据市场状况自主确定价格,但是自主定价不等于随意、任性定价。经营者定价要依据生产经营成本和市场供求状况,遵循公平、合理和诚实信用原则。
市场监管总局价监竞争局副局长张正明介绍,今年月饼市场总体规范有序,大多数盒装月饼单价在200元以下,较为贴近市场需求,但仍有个别企业采取多种方式炒作月饼价格,“天价”问题仍然存在。
据介绍,“天价”月饼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少数高档酒店为满足特定客户群体需求,提供专门定制,成本、售价较高;少数商家在月饼中添加鱼翅燕窝等珍稀食材,有的将月饼与高档茶叶、高档烟酒混合销售,推高价格;“天价”月饼购买者多数是为了送礼,追求面子,往往觉得越贵越好,既造成铺张浪费,也暗藏“四风”问题。
针对“天价”月饼问题,6月,市场监管总局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深入开展整治工作,发布《关于遏制“天价”月饼、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公告》,着力加大月饼市场监管力度;8月,市场监管总局再次印发关于集中整治商品过度包装、“天价”月饼和蟹卡蟹券等问题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两个月的集中整治,对价格行为的检查是重要内容之一。
据市场监管总局巡查监测,今年盒装月饼价格整体低于往年,单价500元以上盒装月饼相比往年大幅减少。从全国检查情况看,截至目前共检查酒店、商超等市场主体81565家,最新月饼平均售价157元一盒。
“今年月饼价格违法案件很少,这与各部门、各地方提前布置加强监管、媒体大力宣传有很大关系。”张正明说。
监管形成合力:鼓励消费者参与,加强对网售月饼监测
市场监管总局将加强与有关部门协作,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形成治理合力。
近日,中消协鼓励广大消费者主动参与社会监督,用随手拍的形式记录违反标准和公序良俗的过度包装月饼,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消协组织举报。
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向1229家电商平台发送了规范中秋期间网络销售月饼行为的通知,明确要求平台完善交易规则,加强对平台内经营者月饼销售活动的监督。
针对部分平台存在的不正当价格行为,特别是社会热议的“标价499元、运费600元月饼”,市场监管部门加强对平台的行政指导,督促履行主体责任,强化整改落实。
市场监管总局网监司司长庞锦表示,加强网售月饼的监测监管,针对高价月饼商品的不同形态采取不同的监测和处置措施,依法依规下架违规商品。
市场监管总局执法稽查局副局长况旭介绍,目前,市场上的月饼包装问题主要集中在混装上,即月饼与其他商品特别是高价商品混装,在高档酒店、大型宾馆以及部分电商平台私售,这是下一步监管和执法的重点。
责任编辑:CF013 点击阅读全文(剩余0%)
赢得消费者信任是关键
9月2日,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提问,公司对于不合格产品召回事宜已经过去了一个月时间,能否给经销商一个妥善的处理方案。对此,麦趣尔回复称,目前已逐步恢复纯牛奶生产,正逐步妥善解决经销商及消费者的相关退换货事宜。
此前,麦趣尔在公告中还表示,公司于7月3日停止纯牛奶生产,对照国家食品安全要求对采购、生产、运输、销售等环节严格核查、认真整改,现全部整改完毕,相关停产已经结束,逐步恢复纯牛奶生产,检验合格后上市销售。
Wind数据显示,2019-2021年,乳制品在麦趣尔主营收入中的占比分别为38%、53%和64%。今年上半年,乳制品的营收占比已高达69%。乳制品营收占比的持续提升,与麦趣尔的“出圈”有关。
在近两年个性消费的趋势下,新疆麦趣尔、青海小西牛、广东燕谭、贵州山花等各具地域特色的小众奶制品纷纷被年轻人“种草”,再加上砸入重金直播带货,让麦趣尔的乳制品收入飞速提升。
另外,从营收地域划分来看,今年上半年,麦趣尔在新疆之外的营收占比达73%,疆内营收占比只有27%,疆外营收占比较去年同期上升7%。而在“走出新疆”之际被爆出食品安全问题,将对麦趣尔未来发展带来明显的不确定性。
麦趣尔在中报中表示,“丙二醇事件”将对纯牛奶产品的生产与销售造成负面影响及可能产生的相关费用,尚不确定,进而可能影响公司第三季度和全年的经营业绩。
按照《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的规定,丙二醇作为食品添加剂,可用于乳制品的稳定、凝固、增稠等作用,但其添加使用范围并不包纯含牛奶。中国食品行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虽然麦趣尔此次涉及“丙二醇事件”的纯牛奶产品数量不多,且公司已积极做好善后处理,但食品安全无小事,对食品行业来说,安全就是生命线,再严格都不为过,相关企业维护消费者对国内乳制品信任的责任仍然任重而道远。
乳制品板块股价整体下行
二级市场上,自6月底“丙二醇事件”发生以来,麦趣尔的股价大幅波动,从9元左右滑落,并在7月15日创下6.47元的历史第二低价,随后又一路反弹至11.24元的年内高点,随后继续大跌。
截至9月6日收盘,麦趣尔报7.97元,较今年初下跌近25%,公司市值不到14亿元,在A股19家乳制品公司中最低。
图表3:麦趣尔今年股价走势
整个A股乳制品板块今年表现也一般。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6日收盘,A股19家乳制品公司中,只有皇氏集团、阳光乳业(今年5月20日才上市)等5家上涨,其余14家公司均下跌,其中熊猫乳制品、妙可蓝多的跌幅甚至超过40%。
中国食品行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今年以来,受宏观经济下行、疫情等因素,对包括乳制品、白酒在内的整个食品快消行业都有一定影响,相关板块股价出现阶段性波动,属于正常现象。
朱丹蓬还表示,长远来看,食品快消行业的整体面稳定、基本盘没问题,待大盘稳定之后,乳制品行业也可能迎来向上拐点。
对于竞争环境,麦趣尔在中报中表示,国内乳制品市场目前已形成稳固的双寡头竞争格局、第二梯队重点布局区域市场、第三梯队集中在单一省市经营,龙头企业和地方乳企互补的市场局面将长期保持。在公司面临巨亏的情况下,又如何挽回消费者对其奶制品的信心,则是麦趣尔面临的首要问题。(思维财经出品)■
调味品半年考:14家企业上半年总营收近250亿,龙头也爱跨界
调味品作为消费者饮食中的刚需产品,市场规模大,消费频次高,具有“小产品,大市场”的特点。
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调味品市场规模达到3950亿元,同比增长18.10%;2021年我国调味品市场规模达到4594亿元,同比增长16.30%。
伴随着半年报披露季的收官,A股调味品板块的14家企业纷纷交出了自己的“中考成绩单”,总体来看,普遍盈利,与此同时,行业内部竞争加剧,当商品涨价已经在提升业绩方面表现乏力,企业们在深化渠道布局、发力产品研发的同时,也在积极探索其他领域,以寻求第二增长曲线。
14家企业上半年总营收近250亿元,海天味业占半壁江山
Choice数据显示,目前A股调味品板块共有14只股票,今年上半年,这14家公司一共实现营业收入约248.14亿元,净利润约49.15亿元。
从营业收入来看,海天味业不仅位居榜首,而且占据了半壁江山。
2022年上半年,海天味业实现营业收入约135.32亿元,同比增长9.7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33.93亿元,同比增长1.2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约32.93亿元,同比增长1.32%。
作为调味品行业的龙头企业,海天味业的海天酱油产销量连续二十五年名列行业第一。
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快速发展,调味品行业品牌企业日益强大,品牌企业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也有了明显的变化。当前,调味品行业正处于产品不断细分、市场不断集中的成长阶段。
在这样的背景下,海天味业无疑面临着更多的机遇与挑战,尤其是各种新型的销售业态迅猛发展,也给企业的销售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
“调味品行业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充分竞争的行业。”面对越来越多的入局者,海天味业对外表示:“公司已经充分适应了这样的竞争环境,随着企业的经营壮大,企业间的融合发展也是不可避免的,头部品牌的进入,会给海天一定的竞争压力,但同时也会给行业带来产品、渠道、技术的创新,促进行业的发展。”
从净利润来看,海天味业依然是不可撼动的“盈利王”。今年上半年,调味品行业整体盈利情况都不错,14家A股上市公司中,仅1家亏损,那便是佳隆股份。
佳隆股份目前生产的产品涵盖了鸡粉、鸡精、鸡汁、青芥辣酱、玉米粳等多个系列,其中,主导产品鸡粉、鸡精是公司营业收入和利润的主要来源。
2022年上半年,佳隆股份实现营业收入10177.49万元,同比下滑32.94%;利润总额-511.67万元,同比下滑122.6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8.32万元,同比下滑127.90%。
对于亏损原因,佳隆股份解释道:“2022年上半年,国内多地发生局部新冠疫情,下游市场消费表现较为疲软,终端消费需求不足,公司订单有所下滑,叠加原材料价格上涨,公司产品单位成本增加,毛利率下降,致使2022年上半年净利润出现亏损。”
市场集中度持续提升,14家企业上半年总研发费用6亿多
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不断反复,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波动,外部环境复杂严峻,调味品行业面临消费需求收缩、成本上涨等压力和挑战,行业收入和利润增速放缓,企业运营分化加速,优胜劣汰加剧,部分经营能力较差、市场份额小、抗风险能力较低的企业快速退出市场竞争,市场份额逐步向拥有品牌、渠道、资金及规模等优势的头部企业靠拢,头部企业竞争力和规模效应不断增强,行业加速整合,由分散逐渐走向集中,市场集中度将不断提升。
Choice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14家调味品上市公司的研发费用总计约6.5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000多万元,其中,天味食品的增幅最高。
今年上半年,A股调味品板块内14家公司的研发费用情况
天味食品的产品包括火锅调料、中式菜品调料、香肠腊肉调料、香辣酱等100多个品种(不含定制餐调产品),主要品牌包括“大红袍”“好人家”和“天车”,主要用于家庭、餐饮的烹调,满足消费者对烹调风味多样性和便捷性的追求。
天味食品长期致力于高品质复合调味品的研发和生产,目前整个核心研发人员80余人,由高学历的研发工程师、应用工程师和基础技术研究工程师组成,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80%以上,研究生学历占比40%以上,中高级职称人员占比50%以上。
千禾味业研发费用的投入也在增长,作为一家从事高品质酱油、食醋、料酒等调味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公司,千禾味业计划定增募资5亿至8亿元,用于年产60万吨调味品智能制造项目。
“通过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建设,公司将扩建生产厂房,配备智能化生产设备,提升公司调味品生产水平,强化品质管控能力。项目建成后,公司产品供给能力将大幅提升,有利于公司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千禾味业表示。
行业加速整合,有调味品企业频频跨界抢滩年轻消费市场
近几年,随着消费升级,消费者对调味品的品种、品质及精细要求不断加深,调味品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升级和创新同时,行业也呈现出产品不断细分、市场不断集中、品牌和企业间的竞争加剧等态势。
在这样的背景下,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多家调味品企业做起了跨界生意。
“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和消费多元的需求,公司会继续加大在产品研发上的投入,加快产品的推陈出新,也会在米面粮油、火锅底料等跨界产品上逐步发力。”今年3月,海天味业对外表示。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了解到,海天味业近期正在布局饮料赛道,其新品胡萝卜汁已经于今年七月底悄然上市。根据官方宣传可知,这款胡萝卜汁属于发酵果蔬汁饮料,主打0脂肪、0甜味剂、0防腐剂。
恒顺醋业近期最受关注的两款跨界产品莫过于气泡水和雪糕。
目前,由恒顺醋业经营的“酸甜抱抱旗舰店”在天猫平台已经推出菠萝、百香果和荔枝三种口味的轻醋果味气泡水。据了解,该产品主打低卡、低糖、0防腐剂概念,产品配料中加入了恒顺三年陈香醋,并标注“可量化”的酸甜度,分别为5酸5甜、7甜3酸和3甜7酸。
今年5月,恒顺醋业上线了一款文创雪糕,有香醋、黄酒、酱油芝士3种口味,每支售价18元,外形还原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恒顺老厂门,据宣传,“香醋味酸酸甜甜,酱油芝士有种太妃糖的味道”。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认为:“不管是生产还是销售,两者(气泡水和雪糕)都与恒顺醋业目前的主业有较大不同,发展前景还要看恒顺醋业的专业化运营能力如何。”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阎侠编辑徐超校对卢茜
责任编辑:CF013 点击阅读全文(剩余0%)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