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天津大学DNA存储取得重大突破 可让信息保存万年

作者:今午信息网 来源:国内新闻 2022-09-17 我要评论( )

<p>据新华社天津9月17日电记者从天津大学获悉,该校合成生物学团队创新DNA存储算法,将十幅精选敦煌壁画存入DNA中,通过加速老化实验验证壁画信息在实验室常温下可保存千年,在9.4

据新华社天津9月17日电记者从天津大学获悉,该校合成生物学团队创新DNA存储算法,将十幅精选敦煌壁画存入DNA中,通过加速老化实验验证壁画信息在实验室常温下可保存千年,在9.4℃下可保存两万年。该算法支持DNA分子成为世界上最可靠的数据存储介质之一,可以让面临老化破损危机的人类文化遗产信息保存千年万年。

该成果近日发表于《自然·通讯》上。

神舟十四号乘组完成第二次出舱活动

17时44分更新

航天员陈冬完成出舱任务返回问天实验舱气闸舱。

17点37分更新

神舟十四号乘组完成第二次出舱活动。

17点32分更新

航天员陈冬、蔡旭哲完成舱外救援验证。这也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首次舱外救援验证。

所谓救援,就是模拟一名航天员失去行动能力,另一名航天员要把他救回舱内。本次舱外救援验证,由航天员陈冬主导。航天员把各自的一套安全绳通过挂钩连接在问天舱舱壁扶手上,另外一套绳索则彼此连接,固定好之后,两名航天员继续沿路径进行救援验证。

16点18分更新

神舟十四号乘组正在实施第二次出舱活动,舱外载荷回路扩展泵组安装完毕。

15点38分更新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至15时33分,航天员蔡旭哲、航天员陈冬先后成功出舱。

15点30分更新

航天员蔡旭哲安装舱外载荷回路扩展泵组。泵组安装步骤:一勾二锁三通四连。

15点22分更新

航天员蔡旭哲安装舱外助力手柄。

14点21分更新

航天员蔡旭哲正登上小机械臂。

14点05分更新

航天员蔡旭哲正在安装舱外操作台。

14点04分消息

△蔡旭哲出舱:我感觉良好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2年9月17日13时35分,航天员蔡旭哲成功开启问天实验舱气闸舱出舱舱门。

DNA存储的敦煌壁画

从结绳记事、仓颉造字到磁带、硬盘等现代磁光电存储技术,人类文明的发展与存储技术密切相关。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数据存储方式不断迭代创新。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津大学元英进教授带领团队一直致力于下一代存储技术——DNA存储。“据国际数据公司估计,到2025年全球数据总量将达到惊人的175ZB(1ZB≈10的21次方字节)。全世界都在建数据中心,数据中心的能耗是惊人的。DNA存储由于其高存储密度与低能耗处理等特点,被视为一种极具潜力的存储技术,成为应对数据存储增长挑战的新机遇。”元英进院士介绍说。

2021年8月元英进教授团队取得DNA存储的重大突破,从头编码设计合成了一条长度为254886碱基对、专用于数据存储的酵母人工染色体,将两张经典图片和一段视频存储于人造染色体中,利用酵母繁殖实现了数据稳定复制,并用纳米孔测序器件实现了数据快速读出与无错恢复。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转载请注明出处。

天津大学DNA存储取得重大突破可让信息保存千年万年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