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神十四乘组第二次出舱活动做了哪些设计优化?

作者:今午信息网 来源:国内新闻 2022-09-18 我要评论( )

<p>原标题:短期内两次出舱神十四乘组第二次出舱活动做了哪些设计优化?<br></p> <p>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2年9月17日17时47分,经过约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

原标题:短期内两次出舱神十四乘组第二次出舱活动做了哪些设计优化?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2年9月17日17时47分,经过约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密切协同,完成出舱活动期间全部既定任务,航天员陈冬、航天员蔡旭哲已安全返回问天实验舱,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出舱活动是非常困难和复杂的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每一次的出舱活动都在不断汲取经验。经过月初首次出舱后,这次的出舱活动进行了哪些调整和改进呢?

9月1日,神舟十四号乘组首次启用气闸舱执行出舱任务,这与之前的节点舱相比,航天员的活动空间更大了,可以摆放更多出舱携带的设备,但是它确实也带来了一些难点和问题。

我国高空大型无人机首次高原气象观测试验成功

原标题:中国气象局:我国高空大型无人机首次高原气象观测试验成功

青藏高原对我国、东亚乃至全球气候变化有着较大影响,但由于该区域地形复杂多样、建站难,大气垂直结构及下垫面观测信息缺乏。

17日,中国气象局联合16家单位共同进行了我国高空大型无人机首次高原气象观测试验,并取得圆满成功。

17日,一架由我国自主研发的翼龙-2大型无人机从四川阿坝红原机场腾空而起,在三江源地区的阿尼玛卿雪山7500米高空成功下投12枚探空仪,与机载合成孔径雷达、大气微波综合廓线仪一起,实现对青藏高原大气垂直和下垫面的“扫描”,观测数据实时传回地面指挥系统,标志着我国高空大型无人机高原气象观测试验首飞作业成功。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副主任张雪芬:我们的试验区主要是在青藏高原及周边冰川区域以及三江源的生态区域,第一个是检测我们的大型无人机及新型载荷在高原的探测能力,另外一个方面,我们开展青藏高原的冰川以及水资源的观测,为科学研究作重要支撑。

中国工程院院士徐祥德:这也是跟我们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学考察的目标是紧密结合的,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冰川、冻土和生态,包括三江源水资源究竟是怎么变化的,变化的影响因素是什么。通过飞行探测,了解大气的垂直结构、大气水循环的特征、云水资源的状况,能够提供非常科学的、有用的数据,也是一个重大突破。

该试验是大型无人驾驶航空器气象观测专项计划——“海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气象局启动“海燕计划”以来,已实现对台风外围云系立体探测。今年又成功实现了高原气象观测。未来,气象部门还将聚焦三江源地区水汽通道、冰川分布和冰川区域水补给,开展多架次飞机探测,为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科学应对气候变化等提供更丰富的数据资料。

中国航天员中心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王春慧:航天员在舱内移动的时候,在舱外和舱内两个航天员刘洋给陈冬传递物品的时候,距离也更遥远了。传递过程中,安全绳的长度、刘洋移动的距离可能都不像节点舱那么顺畅,所以这次出舱,航天员针对神十四第一次出舱积累的这些经验,对于携带的物品该在舱内放在什么位置上,是最有效进行传递和转移的,两个人安全绳的使用模式,都进行了更优化的一些设计。

除了物品摆放和传递转移进行优化外,这次出舱活动上下机械臂的位置也进行了调整。

中国航天员中心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王春慧:第一次出舱过程中也看到刘洋上机械臂还是有一些困难,上机械臂脚限(位器)的时候,感觉这个位置离她有点远。这次是蔡旭哲,每个人人体尺寸不一样,他需要停靠的位置还是有细微差异的,我们针对他调整上下机械臂的位置,包括传递物品的位置,都进行了一些更细致、更优化的设计。

台湾发生6.5级地震 多地轨道交通受影响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9月17日21时41分在台湾台东县发生6.5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震中位于北纬23.05度,东经121.21度。

台湾高铁发布公告,今日晚间云林到左营区间,部分列车延误,已派员处理中,受影响区间为南港至左营。

同时台北捷运也宣布,全线列车慢速行驶,以确保列车的安全,并立即按照标准流程进行列车慢速巡轨作业,暂无异常回报。此外,高雄捷运因地震影响,目前全线列车暂停营运。(总台记者孟滨骆魏)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转载请注明出处。

短期内两次出舱神十四乘组第二次出舱活动做了哪些设计优化?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