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09月18日20时57分在西藏林芝市墨脱县(北纬28.86度,东经95.89度)发生3.9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一线调研】手握核心技术 企业追“光”前行
央视网消息:今年以来,面临外部需求收缩、国内疫情散发等多重不利因素,中国经济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但是在江西,有这样一家企业,前8个月它的净利润快速增长。增长的背后,靠的是什么?今天的“一线调研”,我们就走进这家曾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的科创企业,看他们的创新突围之路。
来到江西南昌高新技术开发区内的这家公司,一栋刚刚建成的工厂内,生产线刚刚投入使用。这个产线投产后,公司现有的大功率LED灯珠产能将增加2倍,极大缓解企业产能紧张的问题。凭借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硅衬底LED技术,这家企业的营收连续三年实现了40%以上的增速。今年1—8月,他们的净利润更是同比增长超过15%。
成绩来之不易。10多年前,当他们团队在国际上率先研制成功硅衬底蓝光LED发光芯片时,手握核心尖端技术的王敏却感觉看不到未来。
江西某光电企业董事长王敏:我们希望尽快让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国际上的LED照明技术路线一直是由日本和美国主导,我们希望有自己的技术路线,但是在从1到N的这一步,却没料到有这么漫长和艰难。
漫长的量产路始终伴随着失败。制作硅衬底LED芯片有十几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会遇到形形色色的问题。在实验室能做到70%良品率的产品,进入产业化后,只能达到5%的良品率。
开弓没有回头箭,为了提升良品率,王敏带领团队从市场上购买相近设备,摸索着一点点改造完善。没有可供参考的相关文献,没有可资借鉴的经验,每走一步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这些国之重器孵化出哪些产业“金蛋”?
新华社合肥9月18日电稳态强磁场技术助力研发抗癌新药,“人造太阳”光学技术衍生新型安检设备,同步辐射光源帮助提升新能源汽车电池的“续航力”……
记者在2022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合肥主会场采访了解到,随着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科学装置正加速催生应用成果。
强磁场助力研发抗癌药
“相当于地球磁场90多万倍!”今年8月,我国稳态强磁场大科学装置创造场强45.22万高斯的新世界纪录。
中国工程院院士叶朝辉说,强磁场是探索科学前沿的一种极端实验条件,在发现新现象、催生新技术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稳态强磁场大科学装置。(受访单位供图)
今年8月,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刘青松研究员团队针对淋巴瘤、乳腺癌、胰腺癌、结直肠癌等疾病的新药研发取得进展,3款候选药物进入临床试验申报阶段。
“核磁技术对解析药物结构、筛选药物,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刘青松说,对于化学合成的小分子,在磁场下可以清晰地确认其结构。“我们首先要知道自己做出来的是什么,然后才能投入实验。”
2015年,刘青松团队创立了合肥中科普瑞昇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据公司首席科学家王文超介绍,公司运用原代细胞培养技术,累计为4000多位肿瘤患者提供精准用药服务,为两百多家企业研制新药提供评价筛选服务。
“人造太阳”衍生“透视眼”
被称为“人造太阳”的全超导托卡马克大科学装置汇聚“超高温”“超低温”“超高真空”“超强磁场”“超大电流”等尖端技术。科研工作者已经转化出了多项现时可用技术。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