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地产股依然维持上周五的态势强势上涨,截至14日收盘,房地产指数涨2.08%,多只地产股大涨,金地集团、新城控股、三湘印象等多只个股涨停。
港股方面,德信中国领涨,涨幅一度达110.91%,碧桂园、雅居乐集团、富力地产等个股涨幅均在30%以上。
地产股飘红源于近期楼市源源不断的利好政策,特别是在金融、债券等方面的支持,缓解了房企现金流压力,大大提振了房地产行业的信心。
保函可置换预售监管资金助力优质房企缓解流动性压力
11月14日,银保监会、住建部、央行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商业银行出具保函置换预售监管资金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指导商业银行按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向优质房地产企业出具保函置换预售监管资金。
《通知》指出,监管账户内资金达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规定的监管额度后,房地产企业可向商业银行申请出具保函置换监管额度内资金。商业银行可按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在充分评估房地产企业信用风险、财务状况、声誉风险等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决策,与优质房地产企业开展保函置换预售监管资金业务。
官方表示,《通知》的发布和实施,将帮助优质房地产企业缓解流动性压力,稳定房地产市场预期,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关荣雪表示,上述政策再次传递出加大对房地产金融支持力度,也是对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进一步补充。本次政策的主要亮点在于赋予了商业银行一定的自主决策权,有利于提高其对预售资金的监管效率,同时也将有效帮助优质房地产企业缓解流动性压力,稳定房地产市场预期,并通过发挥优质房企的带头作用,提升行业信心,加速市场修复。
金融“16条”发布有利于房地产市场恢复信心
此前11月11日,央行和银保监会还联合发布了《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金融16条),重申“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全面落实房地产长效机制,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保持房地产融资合理适度,维护住房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金融16条包括六大方面总计16条措施,具体来看,六大方面包括: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积极做好“保交楼”金融服务、积极配合做好受困房地产企业风险处置、依法保障住房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阶段性调整部分金融管理政策以及加大住房租赁金融支持力度等。
银河证券研报观点称,金融16条明确了房地产关联各方主体目前的主要任务和方向,供需两侧双管齐下,为本轮下行周期以来最强有力的支持政策,大幅提振了各方的信心。
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再延半年 有助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央行等六部门11月14日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支持力度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指出,要合理确定贷款延期及还款安排,还本付息日期原则上最长可延至2023年6月30日。并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坚持实质性风险判断,及时调整信贷管理系统,不单独因疫情因素下调贷款风险分类,不影响征信记录。
有业内人士认为,当前部分行业和中小微企业仍然处于困境之中。对下一阶段的困难应有充分的估计,努力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并采取措施加大对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纾困力度十分必要。此举将有助于稳定市场主体的信心,对宏观政策形成合理预期,激发市场主体生机和活力。
还本付息日期再度延长半年
《通知》明确指出,对于2022年第四季度到期的、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暂时遇困的小微企业贷款(含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经营性贷款),还本付息日期原则上最长可延至2023年6月30日。
这已不是还本付息政策首次延期。今年5月出台的稳住经济大盘一揽子政策中包括“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继续按市场化原则与中小微企业(含中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货车司机等自主协商,对其贷款实施延期还本付息,努力做到应延尽延,本轮延期还本付息日期原则上不超过2022年底。”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还本付息政策再度延期,意味着金融对小微企业支持政策进一步加码。四季度疫情扰动升温,一些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经营困难加剧。因此,着眼于保就业、稳增长,政策面正在加大对小微企业的定向支持力度,重点是缓解这些市场主体的流动性压力。
事实上,由于国内外经济环境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部分行业和中小微企业仍然处于困境之中。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从国际看,2022年以来发达经济体通货膨胀率高企,持续的大幅度加息以及能源价格上涨、供应链紧张等加速全球经济下行。从国内看,虽然宏观经济有所向好,但恢复的态势并不稳固,仍然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因此,此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有助于激发市场主体生机和活力。
董希淼认为,央行等部门再次强调,对2022年第四季度到期的小微企业贷款,鼓励金融机构予以延期,最长可延至2023年6月底,并对“容缺办理”等相关工作进行统筹安排,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给小微企业吃下一颗定心丸,有助于稳定小微企业的信心和预期,帮助小微企业渡过难关、走出困境。
此外,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亦表示,从金融机构角度看,通过对小微企业进一步延期还本付息,支持小微企业渡过难关,也有助于避免大量小微企业倒闭,有助于稳定金融机构资产稳定。
配套措施齐备调动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性
《通知》还为银行延长还款付息政策提出了多项配套的措施。
在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方面,《通知》指出将加大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力度。对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因执行延期还本付息政策产生的流动性问题,人民银行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继续发挥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作用,支持包括延期贷款在内的普惠小微贷款稳步增长。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通过信贷资产证券化等方式,盘活存量信贷资源。继续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小微企业金融债券,严格规范募集资金使用管理。
《通知》还要求落实好延期贷款风险分类规定。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坚持实质性风险判断,及时调整信贷管理系统,不单独因疫情因素下调贷款风险分类,不影响征信记录。同时,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优先安排小微企业不良贷款核销计划,确保应核尽核。用好批量转让、资产证券化、重组转化等处置手段,提高小微企业不良贷款处置效率。
同时,各级财政部门在考核国有控股和参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2022年经营绩效时,应充分考虑延期还本付息政策的影响,给予合理调整和评价。同时,鼓励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对有贷款延期需求的企业延长担保期限,继续提供增信支持。
“这些政策是为了充分调动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积极性。”有银行人士指出,商业银行在给小微企业放贷时最担心的是其风险较高。而此次《通知》再度对信贷风险、评估等进行明确,将有助于未来银行增加信贷投放的积极性。
银行已加大信贷力度四季度小微信贷或将现高增势头
《通知》还要求,不断提升金融供给的精准性,更好满足小微企业贷款延期需求。《通知》指出,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创新延期贷款产品和服务、强化金融科技赋能;同时积极对接小微企业新增融资需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及时摸排小微企业新增融资需求,改进尽职免责、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绩效考核等内部政策安排,优化贷款审批流程,及时、高效增加小微企业信贷投放。
周茂华认为,这意味着金融机构管理服务能力提出高要求,金融机构需要积极创新延期贷款产品服务,为小微企业办理相关业务提供便利;同时,金融机构要做到精准识别那些真正需要延期还本付息的小微企业;金融机构需要优化内部业务管理流程,通过数字化技术辅助管理等。
“当前银行对于小微企业的思路已有所改变,而金融科技手段的运用将进一步推动小微企业信贷的增长。”某银行信贷部门相关人士表示,对于银行而言,通过大数据去做行业,联系其上下游产业链,客户才会越做越多,资产质量亦将得到有效控制。
王青预计,在该项政策的支持下,四季度小微企业贷款(普惠金融口径)还将保持高增势头,年末同比增速有望保持在25.0%以上,较三季度末24.6%的同比增速略有加快。这也意味着小微企业贷款(普惠金融口径)余额同比将连续四年保持20%以上的高增水平,远高于同期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速。这也是金融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的具体体现。
不过,董希淼表示,继续采取全面的稳经济措施,激发有效融资需求,巩固和促进宏观经济大盘稳定。金融管理部门应继续落实好前期支持和服务实体经济举措,货币政策仍应加大实施力度,适时进行降准、降息等,进一步提振市场主体有效融资需求。
“金融机构应在坚持商业可持续和风险总体可控的情况下,不断完善考核激励和业务流程,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加大对市场主体尤其是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纾困解难力度,更好地满足实体经济特别是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和企业需求。”董希淼表示。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姜樊编辑徐超校对柳宝庆
责任编辑:CF013 点击阅读全文(剩余0%)
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王小嫱则表示,这一政策内容涉及房产面较广,政策支持力度空前,在今年一系列“松绑”政策效应不明显的情况,出台金融16条措施尤为重要,对接下来的房地产市场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和金融息息相关,短期看金融,而当前市场恢复缓慢的根本原因在于市场信心不足,本次的金融支持政策将直接有利于房地产行业恢复信心,加速市场修复步伐。
“第二支箭”落地支持房地产民营企业发债融资
更早前的11月8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表示,为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支持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在人民银行的支持和指导下,交易商协会继续推进并扩大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第二支箭”),支持包括房地产企业在内的民营企业发债融资。
据悉,“第二支箭”由中国央行再贷款提供资金支持,委托专业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通过担保增信、创设信用风险缓释凭证、直接购买债券等方式,支持民营企业发债融资。预计可支持约2500亿元人民币的民营企业债券融资,后续可视情况进一步扩容。
随后的11月10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受理了龙湖集团200亿元储架式注册发行,中债增进公司同步受理企业增信业务意向。
11月12日,保利发展公告称,收到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出具的4份《接受注册通知书》,同意接受该公司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注册,总额100亿元,注册额度自各《接受注册通知书》落款之日起2年内有效。
信达证券研报观点称,今年5月份证监会宣布在交易所债券市场推出民营企业债券融资专项支持计划,8月份交易商协会召开民营房企座谈会并讨论通过中债增担保的方式助力民营房企发行债券,11月8日央行“第二支箭”延期扩容政策发布,民企再获融资支持,一系列助力融资政策的出台,旨在推动民营房企的信用恢复,防范恐慌和悲观情绪的进一步传导,后续更多支持民营房企解决资金压力的政策工具或将继续推进。
因城施策北京、杭州等热点城市新政落地
房住不炒、因城施策仍是我国当前楼市调控的主基调。近期,北京、杭州等多个热点城市也落地房地产新政,也被市场视为利好之举。
北京方面,11月8日,北京市住建委官网发布通知称,经市政府批准,自通知发布之日起,划归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的通州区台湖、马驹桥地区(约78平方公里)的商品住房(包括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执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商品住房政策有关规定。这意味着,台湖、马驹桥地区将不再执行通州的“双限购”政策,而是按照经开区的住房限购政策,即与北京其他区的限购政策一致。
11月11日,杭州市传出开始执行贷款新政的消息,新政内容包括“认房不认贷”、首套房首付款三成、二套首付款比例降至四成等,据悉,这是杭州自2017年3月起宣布执行“认房又认贷”政策后的首次松绑。
信达证券研报观点认为,一线城市放松释放强信号,松绑政策有望继续跟进。今年以来,地方政府因城施策政策频发,调整动作由三四线城市逐步向核心城市传导蔓延,相较于成交表现相对较差的低能级城市,一线城市的放松动作和力度相对有限。10月上海率先放松临港购房准入条件,特定非户籍人士社保一年可购房,11月北京继续跟进,取消通州两地双限购限制,我们认为两座核心一线城市的放松政策有显著的信号意义,标志着政策松绑或将进一步延续和深入,后续政策或将密集推出,从首付比例认定、限购范围调整等多个维度继续发力。
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经济增速放缓等影响,房地产市场表现不佳。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同比下降5.3%,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22.2%,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同比下降24.5%。业内专家认为,一系列利好政策组合拳将持续为房地产行业注入信心,推动楼市进一步向好。
国家邮政局:推动满足条件的关停邮政快递基础设施尽快解封
新华社北京11月14日电(记者戴小河)国家邮政局近日印发通知,要求各级邮政管理部门要推动地方政府,对于已经关停的邮政快递基础设施,满足解封条件的要尽快有序解封,对于承担防疫物资、民生物资和重要生产生活物资寄递的,要按程序优先解封。
通知要求,要调整落实风险区和高风险岗位行业疫情防控措施。对地方政府划定的“高、低”风险区内的行业疫情防控工作相应执行“高、低”风险区的防控措施;对直接与境外人员、国际邮件快件接触的一线作业人员等高风险岗位人员结束闭环作业后的管理措施进行相应调整。
要落实“一企一策”疫情防控工作机制。各邮政快递企业进一步健全完善企业疫情防控工作机制,制定企业总部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处置预案,并指导各类生产作业场所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处置预案。要着力加强重点环节、重点场所、重点人员管理。要严格落实关于快递从业人员定期核酸检测的相关要求。
要强化从业人员包括外包人员、外地货车司乘人员管理,抓好临时外来人员健康监测和身份查验登记。要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各级邮政管理部门要加强行业突发疫情应对处置工作,提高突发疫情应对处置能力。各邮政快递企业要指导各类生产作业场所制定临时封闭管控状态下的内部隔离管理方案,一旦发生疫情要迅速实施到位。
各邮件快件处理中心要避免对外来货车“一封了之”的做法,要在做好防控的基础上,为外来货车司乘人员提供独立的休息区域和必要的生活服务保障。
责任编辑:CF013 点击阅读全文(剩余0%)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