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8月31日电(记者赵竹青)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官网消息,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发布的2022年8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4%,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
从13个分项指数来看,同上月相比,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积压订单指数、采购量指数、进口指数、购进价格指数、出厂价格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从业人员指数和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上升,指数升幅在0.1至4.4个百分点之间;生产指数持平;产成品库存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下降,指数降幅分别为2.8和0.6个百分点。
中国8月官方制造业PMI升至49.4 官方解读:经济运行缓中趋稳
财联社8月31日电,中国8月制造业PMI 49.4,预期49.2,前值49。8月非制造业PM 52.6,预期52.3,前值53.8。统计局分析表示,当前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恢复基础不牢固,市场需求持续不足,中小企业压力较大。
8月份制造业PMI为49.4%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发布的2022年8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4%,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从13个分项指数来看,同上月相比,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积压订单指数、采购量指数、进口指数、购进价格指数、出厂价格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从业人员指数和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上升,指数升幅在0.1至4.4个百分点之间;生产指数持平;产成品库存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下降,指数降幅分别为2.8和0.6个百分点。
特约分析师张立群认为:8月份PMI指数小幅提高,表明支持经济回升的力量开始趋强;但指数水平仍处荣枯线以下,表明长期蓄积的经济下行压力仍不可低估,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困难仍不可低估。订单类指数有所回升,表明市场需求开始回暖;采购量、进口量、价格类等指数回升,表明企业生产展现恢复态势,对未来的预期开始转好。需要注意到,调查企业中,反映市场需求不足的占比达54%;反映原材料成本高的占48%,表明企业生产经营面对的困难仍然空前严峻。要科学全面地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稳增长工作,毫不松懈地落实好助企纾困、应对三重压力的各项政策措施,全力巩固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
生产指数为49.8%,与上月持平。从企业规模来看,大型企业的生产指数高于50%,为51.4%;中型和小型企业的生产指数低于50%,分别为49%和47.4%。
新订单指数为49.2%,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从企业规模来看,大型企业的新订单指数高于50%,为50.9%;中型和小型企业的新订单指数低于50%,分别为48.4%和46.5%。
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8.1%,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从企业规模来看,大型、中型和小型企业的新出口订单指数都低于50%,分别为49.1%、48.4%和42.4%。
积压订单指数为43.1%,比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从企业规模来看,大型、中型和小型企业的积压订单指数都低于50%,分别为44.2%、43.2%和40.5%。
产成品库存指数为45.2%,比上月下降2.8个百分点。从企业规模来看,大型、中型和小型企业的产成品库存指数都低于50%,分别为46%、44.8%和44%。
采购量指数为49.2%,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从企业规模来看,中型企业的采购量指数高于50%,为50.4%;大型和小型企业的采购量指数低于50%,分别为49.8%和46.3%。
进口指数为47.8%,比上月上升0.9个百分点。从企业规模来看,大型、中型和小型企业的进口指数都低于50%,分别为48.1%、47.9%和44.8%。
购进价格指数为44.3%,比上月上升3.9个百分点。从企业规模来看,大型、中型和小型企业的购进价格指数都低于50%,分别为42.9%、44.7%和46.8%。
出厂价格指数为44.5%,比上月上升4.4个百分点。从企业规模来看,大型、中型和小型企业的出厂价格指数都低于50%,分别为44.6%、43.2%和46.2%。
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8%,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从企业规模来看,大型、中型和小型企业的原材料库存指数都低于50%,分别为48%、48.3%和47.6%。
从业人员指数为48.9%,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从企业规模来看,大型企业的从业人员指数高于50%,为50.1%;中型和小型企业的从业人员指数低于50%,分别为48%和47.6%。
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49.5%,比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从企业规模来看,大型、中型和小型企业的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都低于50%,分别为49.8%、48.8%和49.8%。
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2.3%,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从企业规模来看,大型、中型和小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都高于50%,分别为52.7%、52.5%和51.2%。
2022年8月份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6%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发布的2022年8月份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6%,环比下降1.2个百分点。由于非制造业没有综合指数,通常以商务活动指数来反映非制造业经济的总体变化。
本月,在中国非制造业PMI各单项指数中,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在手订单指数、投入品价格指数、销售价格指数和从业人员指数有所上升,升幅在0.1-3.8个百分点;存货指数、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和业务活动预期指数有所下降,降幅在0.5-1.0个百分点之间。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认为:8月,商务活动指数为52.6%,虽然环比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去年同期和上半年平均水平,显示非制造业经营活动仍保持恢复。同时也要关注疫情反复及极端天气影响了非制造业的恢复力度。尤其是多地疫情反复,给餐饮业、航空运输业、景区服务业和文体娱乐等接触型服务业带来不同程度影响,相关行业商务活动指数较上月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较上月也有所下降,但仍在56%以上较高水平。值得关注的是建筑业新订单指数为53.4%,连续4个月环比上升,且升幅较上月有所扩大,表明投资持续发力基础较为稳固,目前来看,服务业需求增长相对乏力,服务业新订单指数为49.2%,扩大需求,尤其是扩大消费需求是当前经济稳定恢复增长的当务之急。
分行业来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6.5%;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1.9%。21个行业中,住宿业、建筑安装装饰及其他建筑业、金融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和土木工程建筑业等14个行业高于50%;道路运输业、装卸搬运及仓储业、居民服务及修理业、房地产业和租赁及商务服务业等7个行业低于50%。
新订单指数微幅上升。2022年8月,新订单指数为49.8%,环比上升0.1个百分点。分行业来看,建筑业新订单指数为53.4%;服务业新订单指数为49.2%。21个行业中,住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建筑安装装饰及其他建筑业、铁路运输业和金融业等12个行业高于50%;零售业、互联网及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装卸搬运及仓储业、居民服务及修理业和道路运输业等9个行业低于50%。
投入品价格指数环比上升。2022年8月,投入品价格指数为50%,环比上升1.4个百分点。分行业来看,建筑业投入品价格指数为53.4%;服务业投入品价格指数为49.4%。21个行业中,住宿业、餐饮业、房屋建筑业、生态保护环境冶理及公共设施管理业和土木工程建筑业等11个行业高于50%;房地产业、零售业、道路运输业、铁路运输业和租赁及商务服务业等10个行业低于50%。
销售价格指数小幅上升。2022年8月,销售价格指数为47.6%,环比上升0.2个百分点。分行业来看,建筑业销售价格指数为51.4%;服务业销售价格指数为46.9%。21个行业中,航空运输业、土木工程建筑业、餐饮业和建筑安装装饰及其他建筑业4个行业高于50%;铁路运输业、邮政业、房屋建筑业、互联网及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和住宿业等17个行业低于50%。
从业人员指数微幅上升。2022年8月,从业人员指数为46.8%,环比上升0.1个百分点。分行业来看,建筑业从业人员指数为47.7%;服务业从业人员指数为46.7%。21个行业中,金融业和邮政业2个行业高于50%;土木工程建筑业、装卸搬运及仓储业、水上运输业、铁路运输业和互联网及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等19个行业低于50%。
业务活动预期指数环比下降。2022年8月,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8.4%,环比下降0.7个百分点。分行业来看,建筑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62.9%;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7.6%。21个行业中,航空运输业、建筑安装装饰及其他建筑业、铁路运输业、土木工程建筑业和邮政业等10个行业高于60%;批发业、租赁及商务服务业、道路运输业、住宿业和水上运输业等11个行业低于60%。
经济运行缓中趋稳恢复基础仍不牢固——2022年8月份制造业PMI分析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发布的2022年8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4%,较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经济运行呈缓中趋稳势头。分项指数变化显示,企业生产活动持稳运行,原材料和产成品价格继续下降,消费品制造业持续较快增长。当前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恢复基础不牢固,市场需求持续不足,中小企业压力较大。
企业生产持稳运行,市场供给相对稳定。8月份,尽管高温天气和疫情散发给部分地区生产作业带来影响,但随着国内产业链供应链不断恢复,制造业生产环境持续改善,企业生产活动持稳运行。生产指数为49.8%,与上月持平,略低于50%的荣枯线。从二季度以来的生产指数走势来看,在4月份产业链供应链短期受阻导致生产放缓后,5-6月份生产活动较快恢复,进入三季度后,生产保持平稳运行,有效保障市场供给稳定。生产稳定也带动了原料端和就业端运行有所回稳,8月采购量指数和从业人员指数分别为49.2%和48.9%,都较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
市场价格继续下降,通胀压力趋于缓解。8月份,我国重要原材料和初级产品保供稳价政策继续发力,推动原材料市场价格继续高位下降,购进价格指数为44.3%,虽较上月上升3.9个百分点,仍处于50%以下的较低水平。企业调查显示,8月份反映原材料成本高的企业比重为48.4%,较上月下降2.4个百分点,不仅实现五连降,也是自2021年以来首次落入50%以下。原材料价格下降也传导到产成品销售价格,出厂价格指数为44.5%,虽较上月上升4.4个百分点,同样位于较低水平。从指数走势来看,上半年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均值分别为59.1%和52%,7-8月,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均连续运行在45%以下,显著低于上半年均值,表明当前通胀压力在逐步缓解。
消费品制造业较快增长,民生消费态势较好。下半年以来,政府加大力度推进促消费政策落地实施,并取得较好成效。8月份消费品制造业PMI为52.3%,较上月上升0.9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上升。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4.1%和54.9%,较上月上升1.9和1.5个百分点,且都连续3个月运行在52%以上,表明消费品制造业供需两端均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势头。从细分行业运行情况来看,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酒饮料精制茶制造业加快增长,纺织服装业也有所改善,民生消费态势相对较好。
当前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恢复基础不牢固。**一是市场需求持续不足,经济回升动力偏弱。**今年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面临市场需求不足问题,8月份,尽管消费品制造业需求较好释放,但受高温天气以及疫情多点散发等因素影响,市场需求仍有所偏弱,新订单指数为49.2%,虽较上月回升0.7个百分点,仍处于50%以下。企业调查显示,反映市场需求不足的企业比重为54.4%,连续5个月上升。从行业来看,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的新订单指数都较上月有所下降,表明新动能需求增速有所放缓,基础原材料行业新订单指数虽较上月有所上升,仍保持在44%以下,基础原材料市场需求相对疲软。综合来看,市场需求整体持续不足,经济回升动力偏弱。
二是中小企业压力较大,保市场主体仍需进一步加强。今年以来,为保市场主体,政府推出一系列退税缓费、融资支持、纾困稳岗、保通保畅政策,并取得较好成果,但是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疫情影响持续的情况下,中小企业仍面临较大压力。8月份,大型企业PMI为50.5%,较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对宏观经济有较强的支撑作用,但中型企业PMI为48.9%,虽较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仍位于49%以下,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也都运行在49%以下,小型企业PMI为47.6%,不仅运行在48%以下,还较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当前中小企业持续偏紧运行,困难较为突出,保市场主体、助力企业纾困工作仍需进一步加强。
责任编辑:CF011 点击阅读全文(剩余0%)
对此,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特约分析师张立群认为,8月份PMI指数小幅提高,表明支持经济回升的力量开始趋强;但指数水平仍处荣枯线以下,表明长期蓄积的经济下行压力仍不可低估,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困难仍不可低估。
同时,订单类指数有所回升,表明市场需求开始回暖;采购量、进口量、价格类等指数回升,表明企业生产展现恢复态势,对未来的预期开始转好。需要注意到,调查企业中,反映市场需求不足的占比达54%;反映原材料成本高的占48%,表明企业生产经营面对的困难仍然空前严峻。
张立群表示,要科学全面地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稳增长工作,毫不松懈地落实好助企纾困、应对三重压力的各项政策措施,全力巩固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
2021年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比上年增长35.4%
人民网北京8月31日电(记者杨曦)据国家统计局消息,为动态监测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变动情况,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测算了2021年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并修订了历史指数数据。结果显示,2021年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以2014年为100)为598.8,比上年增长35.4%。2021年,各项分类指数与上年相比均有提升,其中,网络经济指数增长最快,对总指数增长的贡献最大。
“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主要内容的新动能实现稳步成长,经济活力不断提升,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网络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转型升级成效显现,发展新动能培育壮大,为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动力。”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首席统计师何强说。
从各项分类指数来看,2021年,网络经济指数为1963.6,比上年增长48.4%,对总指数增长的贡献率为81.9%;经济活力指数为393.1,比上年增长18.8%,对总指数增长的贡献率为8.0%;创新驱动指数为293.5,比上年增长20.5%,对总指数增长的贡献率为6.4%;知识能力指数为182.7,比上年增长11.6%,对总指数增长的贡献率为2.4%;转型升级指数为160.9,比上年增长7.0%,对总指数增长的贡献率为1.3%。
何强分析,2021年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是网络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推动新动能不断壮大。随着5G网络和千兆光网建设力度加大,新型技术设施建设取得成效,信息通信服务能力明显提升,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产业不断壮大,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互联网+”快速发展,新型消费模式不断涌现,应用场景更加丰富,持续推动新动能快速成长。网络购物、在线外卖、网络视频、网络健康等生活服务类电商持续快速发展,互联网平台企业进一步向线下衍生拓展,加快传统业态数字化改造升级,实体商业通过直播电子商务、社交营销、社区团购等多种形式扩大销售规模,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备受用户青睐,线上线下消费高效互动,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扩容升级。
二是市场主体继续增加,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纵深推进,新增市场主体保持良好增长态势,活力有效激发。政府职能加快转变,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加强和创新监管,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放管服”改革取得新进展,进一步扩大经济发展空间,助力经济发展新动能对传统发展动能的替代转换。
三是研发投入连续增长,创新驱动发展取得新成效。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持续加强基础研究,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涌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重要进展,载人航天、火星探测、资源勘探、能源工程等领域实现新突破,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壮大,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持续增强,新动能培育加速推进。
四是高技能人才加强培养,人力资本水平有效提升。提升人力资源技能水平,加强知识能力建设,是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保障。从主要构成指标看,我国高学历、高技能人口比例进一步提高。
五是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同时,持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持续推进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产业数字化,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实施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行动和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专项行动,持续推进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工作,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
责任编辑:CF013 点击阅读全文(剩余0%)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