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说、敢说”,这是业界对“基因狂人”汪建的评价。不仅“能说、敢说”,从汪建的资本手法来看,其本人也“能干、敢干”。即将步入古稀之年的汪建依然散发着蓬勃朝气,2020年以来全力推动旗下企业华大智造(688114)上市,筹备近两年时间,如今终于圆梦。
9月9日,华大智造登陆A股资本市场,这也是继华大基因(300676)上市后,汪建旗下又一企业上市。六年的美国留学生涯、策划将人类基因组计划引回国内……从汪建的人生履历来看,他能成为两家A股公司实控人并不意外,华大系的构筑也并非运气之下的偶然事件。不过,机遇之下也有挑战,虽然华大智造业绩处于稳步增长态势,不过公司来自疫情相关收入占比过高,未来如何让公司业绩保持强劲增势,还要看汪建后续如何出招。
市盈率过高引破发担忧
作为资本大佬汪建旗下的企业,华大智造9月9日的上市首秀引发市场期待。
据了解,华大智造发行价为87.18元/股,公司发行市盈率74.47倍,高于行业市盈率36.17倍。此次发行上市,华大智造也遭到投资者弃购,据公司披露的发行结果,遭网上投资者弃购54.62万股,弃购金额约为4761.36万元。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科技产业投资分会副会长兼战略投资智库执行主任布娜新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一般发行价过高、市盈率过高的公司,破发风险比较大,尤其在上市首日不设涨跌幅限制的情况下,投资者要谨慎入局。
招股书显示,华大智造成立时间并不长,公司2016年4月13日成立,专注于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领域,以仪器设备、试剂耗材等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主要业务,主要产品及服务涵盖基因测序仪业务、实验室自动化业务、新业务三大板块。
另外,华大智造此次发行也超募不少,公司原计划募资25.28亿元,不过按照公司发行价格87.18元/股和4131.95万股的新股发行数量计算,华大智造预计募集资金总额36.02亿元,扣除发行费用(不含增值税)后,预计募集资金净额为32.85亿元。
华大智造首发募集资金将投向智能制造及研发基地项目、基于半导体技术的基因测序仪及配套设备试剂研发生产项目、研发中心项目、营销服务中心建设项目、信息化系统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等六个项目。
业绩上涨能否持续尚属未知
华大智造近年来业绩处于稳步增长态势,其中,2021年与疫情相关的收入占比近六成。
财务数据显示,2019-2021年以及2022年上半年,华大智造实现营业收入分别约为10.91亿元、27.8亿元、39.29亿元、23.61亿元;对应实现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2.44亿元、2.61亿元、4.84亿元、3.44亿元。
另外,华大智造预计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约为32.81亿-34.41亿元,同比增长15.26%-20.88%;预计实现归属净利润约为18.93亿-20.23亿元,同比增长311.8%-340.08%。
业绩大增背后,华大智造不少收入与疫情防控相关。
乌克兰二季度GDP同比下降近四成 央行维持利率在25%的高位不变
财联社9月9日讯(编辑赵昊)当地时间周四(9月8日),乌克兰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该国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扩大了萎缩的势头,同比跌幅近四成。
具体数据显示,乌克兰二季度实际GDP环比下降19.1%,同比下降了37.2%。媒体分析称,自今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以来,该国的经济遭到重创。
(来源:乌克兰统计局)
该国经济最主要的动力——出口被扼杀,而大多投资则被用于战争。乌克兰经济部预计2022年GDP将下降33.2%。
同一天,乌克兰央行宣布将基准利率维持在25%不变,与市场预期一致。副行长Serhiy Nikolaychuk称,央行认为这个水平的利率能维持本币汇率稳定,保持国内资产对国外投资者的吸引力。
Nikolaychuk承认,乌克兰通货膨胀率在7月和8月继续加速走高,上行压力依然强劲。乌央行发布的最新数据预测2022年国内通胀率将达到23%。
他表示,乌东地区的战争仍是该国经济的主要风险,经济何时复苏以及物价何时回归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战争“活跃阶段”结束的时间点。央行预计未来几年通胀将放缓,但将高于5%的目标。
不过,近期出现了一些积极的信号。在“乌克兰粮食安全运输倡议”下,该国8月谷物恢复出口,为新收割的谷物腾出了储存空间。
责任编辑:CF011 点击阅读全文(剩余0%)
首先来看华大智造三大业务板块,基因测序仪业务、实验室自动化业务占比较高,2019-2021年,基因测序仪业务实现营业收入分别约为10.01亿元、6.15亿元、12.76亿元,占比分别为92.44%、22.34%、32.76%;实验室自动化业务实现营业收入分别约为5897.33万元、20.62亿元、21.93亿元,占比分别为5.45%、74.87%、56.27%。
不难看出,2019年之后,华大智造的实验室自动化业务收入占比出现大幅走高,据华大智造介绍,公司实验室自动化板块2020年收入较2019年增长20.03亿元,该板块收入中与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的收入为19.51亿元,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70.85%。
据了解,华大智造实验室自动化业务板块疫情相关收入主要是向疾控中心、海关、第三方医疗检验机构、企业、政府机构等单位销售实验室自动化仪器、新冠病毒核酸提取试剂及相应耗材等产品的收入。
另外,整体来看,2020年及2021年,华大智造与新冠疫情相关的收入金额分别为19.85亿元和23.44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1.41%和59.67%。未来如何保持业绩增势还需要相关企业动动脑筋。
针对相关问题,北京商报记者致电华大智造方面进行采访,不过电话未有人接听。
资本系族增加华大系
伴随着华大智造上市,汪建打造的华大系也正式形成。
汪建被市场称为“基因狂人”,“能说、敢说”也是业界对其的评价。在华大智造上市之前,汪建已在2017年推动华大基因登陆创业板,如今汪建手握创业板、科创板公司各一家。
股权关系上,华大基因第一大股东为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持股比例35.94%,而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背后则是汪建。在华大智造发行前,汪建通过智造控股、华瞻创投合计持有公司52.3%的股份。
履历显示,汪建1954年出生,1979年毕业于湖南医学院(现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医疗系,1986年取得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硕士学位。此外,汪建还有丰富的留学经历,1988-1994年期间,曾先后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爱荷华大学、华盛顿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
据了解,华大基因主营业务为通过基因检测、质谱检测、生物信息分析等多组学大数据技术手段,为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医疗机构、社会卫生组织等提供研究服务和精准医学检测综合解决。
从主营业务来看,华大基因、华大智造都属于基因测序产业链,华大智造位于上游,华大基因位于中游,主打基因检测服务。
不过,与华大智造的亮丽业绩表现相比,华大基因自上市后业绩则处于波动状态,2018年、2019年、2021年净利均出现下滑,并且公司今年上半年业绩也明显承压。
据华大智造披露的2022年半年报,公司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约为31.61亿元,同比下降13.3%;对应实现归属净利润约为6.06亿元,同比下降44.21%。
北京商报记者马换换
全球食品通胀加剧?印度宣布对部分大米征收20%出口税
财联社9月9日讯(编辑夏军雄)当地时间周四(9月8日),印度宣布,将对部分大米出口征收20%的税,以确保其国内粮食供应。
印度财政部周四表示,自9月9日起,未碾米和去壳糙米将征收20%的出口税。除蒸谷米和印度香米外,半精米或全精米也将征收20%的关税。
今年以来,印度西孟加拉邦、比哈尔邦和北方邦等主要产米区的降雨量低于平均水平,引发了人们对印度大米减产的担忧。印度农业部上月中旬发布的数据显示,该国水稻总种植面积下降了12%。
作为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国,印度出口了国际市场40%以上的大米,该国去年的大米出口量达到了创纪录的2150万吨,超过了泰国、越南、巴基斯坦和美国四个大米出口国的总出口量。
其中,越南和泰国分别是全球第二大和第三大大米出口国,这两个国家一直在努力提高出货量,是印度大米的主要竞争对手。
印度大米出口协会主席B.V. Krishna Rao表示,虽然蒸谷米(俗称半熟米)和印度香米被排除在出口关税之外,但白米和糙米将被征收关税,这两种大米占印度出口的60%以上。他警告道:“有了这项关税,印度大米将在世界市场失去竞争力,买家将转向泰国和越南。”
印度最大的大米出口商Satyam Balajee执行董事Himanshu Agarwal预计,由于关税的存在,印度大米出口将在未来几个月至少下降25%。
食品通胀或加剧
今年5月,因极端高温影响,印度禁止了小麦出口,还限制了糖的出口。不过,印度原本就并非主要小麦出口国,该国禁止小麦出口未造成太多影响。
然而,大米的情况完全不同。印度向全球150多个国家出口大米,这种谷物是30多亿人的主食,其出口的减少将加剧全球食品通胀。
印度曾在2007年禁止大米出口,此举推动全球大米价格飙升至新的高点。
俄乌冲突爆发后,全球粮食价格在3月涨至历史新高,此后尽管有所回落,但仍明显高于去年同期。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经济学家Erin Collier指出,虽然已经连续五个月回落,但食品价格依然很高,其中谷物一直是今年食品价格上涨的主要驱动因素,而谷物目前的价格仍然非常高。
责任编辑:CF011 点击阅读全文(剩余0%)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