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9月20日电(记者王震)记者从工信部发布会获悉,2021年国内集成电路全行业销售额首次突破万亿元,2018—2021年复合增长率为17%,是同期全球增速的3倍多。
中国这十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展现强大韧性和潜力
人民网北京9月20日电(记者王震)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11.6%;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业务收入年均增速达16%;全国软件著作权登记量年均增长率达36%……
“回望过去十年,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展现出强大的发展韧性和增长潜力。”在20日举行的“新时代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司长乔跃山如是指出。
乔跃山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效益稳步增长,创新能力持续增强,企业实力不断提升,行业应用持续深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产业规模迈上新台阶。从2012年到2021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11.6%,营业收入从7万亿元增长至14.1万亿元,在工业中的营业收入占比已连续九年保持第一;利润总额达8283亿元。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业务收入从2.5万亿元增长至9.5万亿元,年均增速达16%,增速位居国民经济各行业前列;2021年利润总额达1.2万亿元,较2015年翻一番。
——创新能力取得新发展。十年来,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新能力持续提升。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第五代移动通信等领域技术创新密集涌现,超高清视频、虚拟现实、先进计算等领域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基础软件、工业软件、新兴平台软件等产品创新迭代不断加快,供给能力持续增强。全国软件著作权登记量从2012年的14万件增长至2021年的228万件,年均增长率达36%。
——产业结构实现新突破。十年来,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21年,14家中国软件名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业务收入占全国软件业比重达78.4%,产业集聚效应凸显。手机、彩电、计算机、可穿戴设备等智能终端产品供给能力稳步增长,内需升级趋势明显。如4K电视机加快普及,2021年我国4K电视机出货占比达到72%。国内多条全球最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投产,全柔性AMOLED面板生产线批量出货,8K超高清、窄边框、全面屏、折叠屏、透明屏等多款创新产品全球首发。
——融合应用探索新空间。十年来,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赋能、赋值、赋智作用深入显现。面向教育、金融、能源、医疗、交通等领域典型应用场景的软件产品和解决方案不断涌现。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健康码、远程办公、协同研发等软件创新应用,有力支撑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汽车电子、智能安防、智能可穿戴、智慧健康养老等新产品新应用发展取得扎实成效,虚拟现实、超高清视频等应用场景丰富用户体验。
责任编辑:CF001 点击阅读全文(剩余0%)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司长乔跃山表示,集成电路产业是信息产业的核心,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力量。中国是全球重要的集成电路市场。近年来,在内外资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芯片产品水平持续提升,较好地满足了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发展需要以及行业应用需求。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集成电路产业仍面临产业基础薄弱、高端芯片供给不足等问题。”乔跃山指出,下一步,工信部将做好《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落实工作,坚持融合创新,不断为产业发展注入活力,推动产业链各环节的创新发展,做大做强市场;坚持市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努力营造良好产业生态;坚持政策协同,协调落实现有支持政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持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坚持开放共享,进一步加大开放力度,提升国际合作层次与水平,共同抢抓市场发展机遇。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小设施”蕴含“大民生” 这部国家标准让公众出行更安全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长足发展,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也快速发展。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以及交通管理理念由被动管理向主动规范的转变,都对交通管理和基础设施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是维护交通秩序的保障,是车辆和行人遵守的规则和指引,也是交通管理和执法的依据,是世界各国广泛使用的最基本、最重要的交通管理手段。
当前,我国已全面进入汽车社会,机动车保有量已突破4亿辆。在汽车时代,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看似是“小设施”,却蕴含着服务公众出行这一“大民生”。
有利于提高道路交通运行效率和安全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的强制性国家标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以下简称《道路交通标志》)将于10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会同交通运输部、公安部,组织全国交通工程设施(公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对2009年版的道路交通标志强制性国家标准进行修订,于2022年3月15日批准发布。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司副司长魏宏表示,道路交通与每个人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实现道路交通运行的高效和安全,一方面要依靠道路交通管理,另一方面要依靠基础设施的有效保障。这其中,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是道路交通管理和交通指引的重要设施和工具,其规范化使用有利于提高道路交通运行效率和安全保障水平。
交通运输部科技司副司长林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道路交通标志》目前实施的版本是2009年版,发布实施已有十余年,在推动我国道路交通标志规范应用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支撑了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规范了道路交通通行秩序,提高了路网运行效率。
进一步规范交通管理和基础设施保障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看起来虽小,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这十余年间,我国公路和城市道路发展迅速,2021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超过520万公里,高速公路里程突破16万公里,覆盖98%的20万以上人口城市;城市化进程加快,2021年底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4.72%;机动化水平提高,2021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95亿辆,机动车驾驶人达4.81亿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34%。
谈到这次《道路交通标志》修订的思路时,林强表示,一方面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另一方面道路交通事故总量仍居高不下,交通管理理念也由被动管理向主动规范转变,对交通管理和基础设施保障提出了进一步规范的要求。
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当好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必须充分发挥标准化的支撑引领作用。林强表示,交通运输部历来重视标准的实施应用,注重标准实施过程中的跟踪和评估。在修订过程中,充分考虑了交通标志相关领域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的实际需求,面向全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多次听取道路交通管理、城市建设、公路管理、以及从事标志设计、咨询和教学工作的海内外行业专家意见,反复修订完善,最终形成了新版《道路交通标志》。
据林强介绍。本次修订坚持以下四个原则:一是以稳定为前提,保持原有有效做法,对交通标志的设置、设计、使用等方面的规定进行了补充、调整和细化。
二是以人民为中心,充分考虑不同道路使用者的路权以及出行需求和特征,保证标准的实用性。
三是以需求为导向,适应电子收费等新技术的发展,以及对于多路径指引、复杂路网指引等新问题,尽量使标准内容适用于现状和未来需求。
四是以协调为基础,加强与配套的产品、设置等标准的协调性。
为道路交通高效运行保驾护航
针对近年来出现的新设施、交通管理新需求,《道路交通标志》增加了18项新的交通标志。
林强告诉记者,围绕经济社会、道路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道路交通出行环境和需求的改变,本次标准修订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针对近年来出现的新设施、交通管理新需求,增加了“电动汽车充电站”、“靠右侧车道行驶”、“非机动车推行”等18项新的交通标志。
第二,适应更加复杂的路网和交通运行环境及驾驶人对出行便捷性的更高要求,细化了标志的版面、设置及使用要求。
第三,适应道路使用者的反应特性,对指路标志的信息量、信息选取原则和方法等提出了细化要求。
第四,强化操作性,增加了“交通标志字体”、“一般道路指路标志设置示例”、“高速公路与城市快速路指路标志示例”、“旅游区标志设置示例”等附录,给出制作图例。
新版《道路交通标志》实施以后,全国道路上的交通标志是否要按照新要求全部更新呢?对此,林强表示,新版《道路交通标志》实施后不会带来大规模的交通标志更换,是一个逐步更换完善的过程。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如何抓好《道路交通标志》的贯彻实施是关键。林强表示,一是通过政府部门网站、微信等媒体媒介发布标准解读、图解说明,组织做好具体标准的培训宣贯工作。二是加强督导检查。结合业务管理实际,对标准的实施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推动标准落地落实。三是做好跟踪评估。跟踪并及时总结各地执行情况,定期开展标准实施效果评估,总结典型做法、主要成效和存在问题。
林强指出,下一步,有关部门将加强配合、统筹联动,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要求,加大对新标准的宣贯力度,加强标准实施反馈信息的采集应用,强化标准实施效果评估与标准制修订、复审等工作的联动,为道路交通高效运行保驾护航,助力实现“人享其行、物优其流”。
责任编辑:CF001 点击阅读全文(剩余0%)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