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以及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新经济正在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10月1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消息称,伴随着经济转型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高质量发展的持续推进,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我国就业结构持续优化,就业人员素质不断提升。当前,新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灵活就业岗位,在拓宽就业渠道、增强就业弹性、增加劳动者收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就业渠道拓宽

财经

新经济发展催生哪些就业新变化

作者:今午信息网 来源:国内新闻 2022-10-11 我要评论( )

<p style="text-align: left;">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以及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新经济正在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10月1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消息称,伴随着经济转型升级、供给侧结构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以及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新经济正在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10月1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消息称,伴随着经济转型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高质量发展的持续推进,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我国就业结构持续优化,就业人员素质不断提升。当前,新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灵活就业岗位,在拓宽就业渠道、增强就业弹性、增加劳动者收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就业渠道拓宽

“当前,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正在从传统发展模式向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方向快速转变,同时逐渐形成了新经济强大的人才需求。”国家一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资深人力资源服务专家汪张明告诉北京商报记者。

据国家统计局消息,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日新月异,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无人机驾驶员、网约配送员、互联网营销师等新职业新岗位不断涌现。从数据上看,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9月28日正式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版大典”),与2015年版大典相比,新版大典净增了158个新职业,其中包含了首次标识的97个数字职业。

虽然这97个数字职业名称目前尚未公布,但人社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数字职业主要涵盖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虚拟现实、区块链、数据安全工程技术人员等领域。

“新经济的就业形态多样,包容性很强。其核心与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密切相关,但并非所有从业者都需要去掌握相应的科学技术。核心技术岗位含金量高,门槛也高,有时甚至一才难求,但很多外围岗位是信息技术衍生出来的,对劳动力技术素质要求并不高,只要会运用即可。”上海市委党校副教授杨国庆向北京商报记者介绍,“可以说新经济蓬勃发展极大地缓解了整个社会的就业压力。”

总体看来,新经济明显拓宽了就业渠道,其带动就业的效应也在持续显现。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2021)》显示,2020年,我国共享经济平台企业员工达到631万人,比2015年增加约131万人,平台带动的就业人数约8400万人,比2015年增加约3400万人。

1亿户!市场主体激增背后的经济新密码

十年来,我国市场主体总量实现历史性突破。10月10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8月底,登记在册市场主体达1.63亿户,相比2012年底的5500万户,净增超1亿户,年平均增幅12%,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快速增长,民营企业表现亮眼。其中,登记在册“四新经济”企业达2300多万户,占全部企业的46.4%。专家分析称,市场主体持续壮大离不开营商环境的改善,离不开宏观经济政策的支持。特别是伴随未来“四新经济”占比的增加,我国经济发展的活力将进一步增强,将带来投资的增加、就业人口的增加、经济结构的改善。

民营企业数量翻两番

据了解,登记在册市场主体中,企业从1300多万户增加至5100多万户,接近美国和欧盟企业数量之和。个体工商户从4060万户增加至1.09亿户,迈上历史新台阶。农民专业合作社由原来的不足70万户增长至222.5万户,增长了2倍多。

十年来,外商投资企业从44.1万户增长到66.8万户,增幅超过50%,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起到了重要作用。多种所有制市场主体的共同发展,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和活力。

民营企业表现亮眼,数量显著提升。截至2022年8月底,我国民营企业从2012年底的1000多万户增长到4700多万户,翻了两番多,民营企业占比由不足八成提高到九成多。

不仅数量增加,民营企业的整体实力也大为增强,不断有民营企业进入世界500强。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2022年我国共有28家民营企业入围世界500强,而在2012年,我国仅有5家民营企业在世界500强的榜单中。

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副总裁、营商环境专家孙连才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民营经济的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是否健康、是否持续、是否长久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从2018年开始,国家层面不断出台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1+N”政策体系,民营经济在持续的观望中逐步增强信心,敢于投资、敢于创新、敢于竞争的氛围逐步成为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

商事制度根本性变革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市场主体持续发展壮大的背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化过程中我国商事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作为国务院“放管服”改革的先手棋,2014年3月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实施。注册资本实缴制改为认缴制、简化住所登记、名称自主申报等一系列改革举措有效降低了市场准入门槛。“先照后证”“多证合一”“证照分离”、全程电子化、注销便利化等改革大幅削减登记前置审批事项、有序精简涉企证照、有力压减登记环节,极大提升了注册的便利化程度。

如今,我国企业平均开办时间由改革前的1个多月压缩至4个工作日以内,注销平均时长由100天降至60天,简易注销则仅需20天左右。

改革以来,我国营商环境全球排名从第96位跃升至最新的第31位。开办企业便利度排名从150位之后大幅跃升至第27位。我国成为全球营商环境改善最大的经济体之一。

市场主体数量是考察区域营商环境的一个核心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区域经济的发展情况。武汉大学客座研究员唐大杰表示,改善营商环境是增强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只有在国际竞争中发挥优势,才能在全球化时代中站稳脚跟。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成熟过程中,法治建设是营商环境的首要保障,目前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已经制定了优化营商环境的相关条例,将优化营商环境法治化,其他地区也应该跟上节奏,将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到更重要的位置。”唐大杰说。

保住市场主体,就能稳住就业、保持中国经济的韧性,这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尤显重要意义。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我国已在税收、金融、就业、社保等方面出台一揽子措施,千方百计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

“四新”撑起新经济

伴随市场主体总量的持续增长,结构和质量的同步优化升级,成为我国市场主体发展的显著趋势之一。截至2022年8月底,全国第一、二、三次产业市场主体数量比为5:10:85,第一、二、三次产业企业数量比为3:20:77,第三产业占据主导地位。

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登记在册“四新经济”企业达2300多万户,占全部企业的46.4%,“四新经济”年新设企业也由2012年的74万户持续增长至2021年的384万户,不断为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积蓄新的动能。

“四新经济”是以市场需求为根本导向,以技术创新、应用创新、模式创新为内核并相互融合的新型经济形态。孙连才认为,在创新、创意支撑下的“四新经济”是经济活力的核心部分,目前“四新经济”在全部企业中已经占到一定比例,未来“四新经济”在市场主体中占比将不断增加,新经济将有望“起飞”。

市场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各类市场主体的持续稳定增长夯实了经济发展的微观基础,推动了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的形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积蓄了重要的战略资源。

“市场主体的净增说明我国经济发展的活力在逐步增强,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参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建设,将带来投资的增加、就业人口的增加、经济结构的改善。市场积蓄的力量不断增多,未来厚积薄发的时刻才能到来。”孙连才说。

北京商报记者方彬楠实习记者袁泽睿

责任编辑:CF013 点击阅读全文(剩余0%)

薪资水平趋高

“信息技术正在越来越深度地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换句话说,人类一旦形成对信息技术依赖,就再也回不去了。”杨国庆指出,“因此未来新经济对于就业的吸纳只会更强。能够抓住新经济就业机会的从业者将会获得更加丰厚的职业回报。”

这一方面在新经济就业的薪资水平上已然有所体现。从北京来看,2021年11月,北京市人社局发布的《2021年北京市人力资源市场薪酬大数据报告》公布了部分数字职业在内的30个新职业的薪酬水平,其中排名第一的是区块链工程技术人员,薪酬中位数为48.7万元;年薪中位值排名第二至第四位的数字职业分别是信息安全测试员、云计算工程技术人员、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年薪中位值分别为32.4万元、29.3万元、28万元。

“新经济是为宏观经济增加新动能,是人才阶层跃升的阶梯,是社会阶层流动的有效保证。”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总体看来,新经济具有良好的就业前景,大力发展新经济,能够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但也要注意避免短期新经济的影响。”

“行业稳定发展才是人才培养的基础。”盘和林指出,接下来,新经济发展还需尽力识别短期的新经济热潮,发展有长期潜力、稳定发展的新经济。“人才如是,投资者也如是。要避免造概念,要脚踏实地找到真正的用户需求。”

从地区上看,稳定新经济的产业链条,人才也会自然聚集。例如,具备一定产业链相对优势的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人口增长迅速。同时,上海、北京、广东、浙江4省(市)十年间人口密度增量均在100人/平方公里以上。从人口流向上看,人口持续向沿海、沿江地区及内地城区集聚,东部地区人口持续增加,人口比重比2010年上升了2.1个百分点。

北京商报记者方彬楠冉黎黎

北京1亿元的专利转化补贴用在哪

“我们今年购买的12项专利技术,原本需要数百万元,北京市专利转化专项按最高额直接给我们补贴了100万元。”10月10日,海杰亚(北京)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杰亚”)技术总监、教授级高工肖剑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专利转化运用事关国家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研发主体可以通过专利转化运用获得实际收益并反哺创新,市场主体也可以通过及时获取专利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进而创造更大市场价值,但是成本投入、资金运转和风险等因素往往会成为专利转化的重要阻碍。为此,2022年,北京市启动了专利转化专项实施工作,投入1亿元专项资金,对专利转化运用工作提供资金补贴和支持。

最高补贴100万元

作为集研产销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海杰亚聚焦“经皮介入”和“经血管介入”两大微创领域业务。肖剑每天的工作之一,便是调研各大高校科研院所最新的相关专利,同时浏览知识产权局等相关政府网站上对专利转化相关的政策安排。

在朋友的介绍下,他了解到北京大学医学部的肿瘤介入治疗相关专利技术在国内较为领先,也与公司在肿瘤器械方面的业务布局十分契合。在与北京大学医学部就该技术12件发明专利的转让事宜协商一致后,2021年12月,双方签署了专利技术转让合同,合同金额达数百万元。

“看到市知识产权局发布北京市专利转化专项政策后,我们及时就这一项目进行了申请。”肖剑说道,“我们也知道,高质量专利的价值很高,但价格往往也并不便宜,专利转化专项补贴让我们有资金余力去尝试购买更多的专利,进行转化落地。”

肖剑所提到的专利转化补贴,来源于北京市促进专利转化实施,助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专项工作。2021年3月,财政部办公厅和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联合印发《关于实施专利转化专项计划助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通知》,决定实施专利转化专项计划。北京市作为专利转化专项首批奖补省份,获得中央财政1亿元专项资金。为落实专项工作方案,2022年1月,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共同制定并发布《北京市专利转化专项资金实施细则》。

“《实施细则》对于北京市中小微企业获取专利技术,符合有关条件的,可以按照实付专利技术交易金额的40%提供补贴,最高可达100万元。”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李钟表示,“北京市专利转化专项实施以来,已支持66家本市中小微企业获取专利技术,累计支持金额2000余万元,在助企纾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北京市专利转化专项第三次项目征集工作正在开展,申报截至日期10月21日,欢迎符合条件的单位积极申报。”

资金补贴覆盖全环节

专利转化专项计划所针对的并不仅仅是企业,而是从创造专利的高校、运营专利的行业协会、购买专利的企业等八个方向对各方进行资金补贴,促进高校、行业协会和企业的对接,推动专利转化落地。

“今年,我们单位也获得了北京市专利转化专项30万元的项目补贴。”北京工业大学科发院知识产权与成果转化办公室主任殷晓强表示,作为专利生产方,一方面,学校和行业协会、相关政府部门会不定期组织各种行业协会,向企业介绍最新的专利成果,也同步了解市场上的各种技术需求;另一方面,市知识产权局一直和各高校保持密切联系,支持高校筛选可以转化运用的专利清单的同时,推出一批采用“免费许可”或“先使用后付费”的专利技术,以促进其向中小微企业快速转化。

“实施北京市专利转化专项的初衷是进一步深化全市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以专利为代表的创新成果更多惠及中小企业,提升高校院所和国有企业等专利技术转化运用的效率和效益。”李钟表示,“为此,北京市专利转化专项聚焦创新主体和专利转化运用关键环节,设置供给侧专利培育与转化、重点产业专利运营、中小微企业获取专利技术等八类项目,实现对于专利转化运用工作的全流程覆盖。”

研发+应用两端受益

推动专利尽快转化落地,无论从研发端还是应用端,都有其必要性。

“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促进专利转化运用,可以引导更多和实际需求贴近的研发的同时,更多的落地应用和经费支持也让科研院所有能力进行新的研发。”北京社科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智能社会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王鹏分析称。

肖剑表示,一方面,专利技术如果不及时转化落地,会对科研资源造成浪费。另一方面,在医疗器械行业,专利技术进入临床使用本身便需要至少四五年的时间,如果不能尽早转化,越往后器械的保护期越短,“过了保护期,市面上山寨产品涌现,我们的专利产品保护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从专利转化之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北京亚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秦文斌认为,专利技术转化成更先进、更有竞争力的产品销售,可以给企业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社会带来经济效益,这也是研发人员的价值所在。

“北京出台的《实施细则》导向性明显,项目补贴对资金困难的企业和研发人员也很友好。目前还是建议多搭建一些宣传平台,让更多主体了解并享受到这一优惠政策。”王鹏说。

北京商报记者方彬楠陆珊珊

责任编辑:CF013 点击阅读全文(剩余0%)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转载请注明出处。

经济,就业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网友点评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