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虫夏草一直被视作名贵的滋补品,虽药效受争议,却因价格高昂,被赋予“中药软黄金”、“养生界爱马仕”等称号。

2016年,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曾发布《关于停止冬虫夏草用于保健食品试点工作的通知》,将冬虫夏草踢出“保健品”之列,但其作为中药材的身份并未受到影响。

冬虫夏草既非虫也非草,而是一种昆虫与真"/>

财经

冬虫夏草价格远超黄金!6年涨了3万元/斤,有商家卖“仿野生”

作者:今午信息网 来源:国内新闻 2022-10-20 我要评论( )

<p style="text-align: left;">冬虫夏草一直被视作名贵的滋补品,虽药效受争议,却因价格高昂,被赋予“中药软黄金”、“养生界爱马仕”等称号。</p> <p style="text-align: left;

冬虫夏草一直被视作名贵的滋补品,虽药效受争议,却因价格高昂,被赋予“中药软黄金”、“养生界爱马仕”等称号。

2016年,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曾发布《关于停止冬虫夏草用于保健食品试点工作的通知》,将冬虫夏草踢出“保健品”之列,但其作为中药材的身份并未受到影响。

冬虫夏草既非虫也非草,而是一种昆虫与真菌的结合体。《中国药典2020年版》显示,冬虫夏草特指麦角菌科冬虫夏草菌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和幼虫尸体的干燥复合体。

目前,冬虫夏草只在尼泊尔、不丹、印度、中国有分布。中国的冬虫夏草主要集中在四川、青海、西藏、云南等海拔4000~5000米的高山草甸中,其中,青海冬虫夏草产量占据中国总产量的60%。

被踢出保健品圈六年,冬虫夏草的价格和热度似乎并未受到明显影响,部分区域的价格甚至出现明显上涨。据中国药材天地网数据,截至2022年9月,亳州药市今年每2000条冬虫夏草的月均价格为21万元,而在2016年,其月均价格仅17万元。

野生虫草价格差异大

目前,市面上的冬虫夏草产品多指野生冬虫夏草,除此之外,还有人工培育虫草,即通过人工培育幼虫,受菌感染以后,再将其栽培在产区生长。曾有专家表示,人工培育最大好处是能够减少重金属超标隐患。至于实验室里的虫草药效是否比野外强,需要结合实验环境、培育方式和成分测定而定。

“2016年冬虫夏草被踢出保健品行业后,野生冬虫夏草的价格并没有下降,反而是上升了。”10月19日,从事冬虫夏草行业十余年的张磊(化名)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介绍,2016年至今,一斤野生冬虫夏草的价格平均涨了3万元左右,背后原因主要是持续减产和市场热度提升。

今年6月,青海省玉树州冬虫夏草协会副会长朱锦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今年冬虫夏草鲜草的产量比往年有明显下降,产量下降至少三分之一,价格要比去年相对高20%以上。“冬虫夏草鲜草与去年相比每根价格上涨7元,干草每斤的价格则要比去年上涨1.5万元左右。”他表示。

“野生冬虫夏草价格一般在10万元-26万元/公斤之间。”张磊介绍,野生冬虫夏草产区不同,价差可以达到2万-6万元/公斤;由于品质不一,每斤野生冬虫夏草差价1万-2万元很平常。

张磊告诉时代周报记者,野生冬虫夏草价格主要根据产地、品相等条件判定,产地是主要影响因素。“像一斤西藏那曲的野生虫草,价格就比其他虫草要高1万块到2万块。品相方面,外观品质特别好,看着舒适、干净,这种的一斤也要贵个2万块左右。”张磊说。

“抗衰老专家”查无此人,refa美容仪因虚假宣传被罚45万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于梦儿)10月20日,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在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官网获悉,爱姆缇姬(上海)商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爱姆缇姬”)因虚假宣传,被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处以罚款45万元。

处罚信息显示,爱姆缇姬在天猫平台上开设的refa官方旗舰店中,售卖美容仪、面霜、吹风机等产品。为提高“refa智美迹育肌射频美颜仪”的销量,在未经核实的情况下,爱姆缇姬发布“日本抗衰老专家推荐日比野佐和子(医生·医学博士)……中国抗衰老促进会理事会理事”的广告宣传。经查,中国抗衰老促进会对外公布的理事会理事名单中无日本医生日比野佐和子此人。

此外,在未对发质改善进行实验和检测的情况下,当事人在“黎珐智美迹吹风机”销售网页发布“不伤发不烫头皮发质有改善”的广告宣传,宣称该款吹风机具有改善发质的功能,涉及虚假宣传。

因相关广告由爱姆缇姬自行制作设计,最终该公司被处以罚款45万元。

据企查查显示,爱姆缇姬(上海)商贸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以批发业为主的企业,企业注册资本为3380万美元。

责任编辑:CF001 点击阅读全文(剩余0%)

而在电商平台上,个头大小、品相是否完整则是冬虫夏草划分等级的主要方式。以某一品牌20克装的虫草干货为例,从4根/克、3根/克到2根/克,价格依次为2699元、3499元和7390元;同等规格下,虫身和真菌分离的断虫草价格则大打折扣,售价最高仅1760元。2根/克的虫草干货价格达到369.5元/克,价格直逼国内金价(10月18日暂报391元/克 )。

时代周报记者查询某电商平台,北京同仁堂健康旗舰店一款冬虫夏草30克礼盒折后价为19680元,也就意味着每克虫草价格高达656元;该店铺4条/克规格的冬虫夏草折后价17020元,50克每盒计,每克售价超340元;另一款冬虫夏草25克礼盒折后价12480元,折算每克价格为499元。从价格方面看,品相规格好的冬虫夏草价格大幅超过黄金。

人工培育替代野生虫草?

随着全球变暖,雪线抬升,冬虫夏草适宜生长的环境正逐渐缩小。今年1月,中国民主建国会青海省委员会曾在提案中提到,冬虫夏草行业进入了越挖越少,越少越贵的恶性循环。加强和重视冬虫夏草人工培育研究,大力发展现代化冬虫夏草人工发酵产业,可以全面缓解对于野生资源的依赖,是实现冬虫夏草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由之路。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虽然市面上已经有人工培育的虫草销售,但多数商家并不会在宣传页面上透露“人工培育”情况,只有专门询问时才会承认;也有一些商家直接表示,人工培育虫草无营养价值,或药效远不及野生虫草。

价格方面,人工培育虫草与野生虫草相去甚远。据张磊介绍,人工培育虫草一般在5万元-6万元/公斤左右,整体价差不大。

时代周报记者从一家经营冬虫夏草的网店中了解到,其店铺中纯野生的那曲冬虫夏草与人工培育的虫草价格相差近一倍,同样的4根/克品质,价格分别是1980元/10克和1000元/10克。该店客服介绍,店内人工培育的虫草是仿野生的,“按照野生的环境,进行人工干预,下单就送检测报告。”

“人工培育草的检测成分和野生冬虫夏草的成分相差无几,唯一不同的就是缺乏野生的生存条件。现如今,人工培育的虫草和野生虫草在外观上越来越相似。”张磊向时代周报记者介绍道,单从外观比较,人工培育草两头细小,颈部严重弯曲,中间部分肥大不协调;野生虫草整体比较协调。

他表示,“这个是鉴别野生冬虫夏草和培育草的一般鉴别方法,但不能作为绝对的鉴别方法,因为还有体型相似度高的。”据其介绍,因人工培育虫草的体型整体偏大,所以体型最小的培育草,价格比最小的野生冬虫夏草更高;最大的培育草,比最大的野生草价格便宜1/4以上。

在回收市场上,二者的待遇也相差明显。时代周报记者从多名冬虫夏草回收的商处了解到,品牌对冬虫夏草的回收价格影响不大,具体价格以实物产地、品相作为依据,人工培育虫草的回收价格普遍不及野生虫草,相同品相的价格相差一半左右。也有商家在听说是人工培育虫草之后拒绝收购。

“今年冬虫夏草的价格处在最高峰,不管是野生的还是人工培育的都在涨价,往后可能会持续下降。”张磊称,以前冬虫夏草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主要原因是野生虫草难以量产,甚至不断减产;如今人工培植冬虫夏草日益常见,量产不再是难题。

“今年人工培育虫草的产量在不断增加,加上大众对于人工培育草的接受度也在提高,一部分市场需求被培育草占据之后,对野生虫草的需求量会明显下降,价格肯定也会下来,估计以后人工培育的虫草产量会越来越多。”张磊分析。

三个月大赚55亿元的硅料巨头,要重归A股,能比肩隆基、通威?

一直以来,港股光伏巨头协鑫科技(3800.HK)的市值表现并不突出。

截至2022年10月19日收盘,协鑫科技市值为607亿港元(约人民币559亿元,以下无特殊说明均以人民币计算),而隆基绿能(601012.SH)市值为3725.04亿元,约等于6.7个协鑫科技,通威股份(600438.SH)市值为2202.83亿元,约等于3.9个协鑫科技。

然而近期,决定回归A股市场的一纸公告,让外界的目光重新聚焦在协鑫科技身上,另外一个吸引眼球的因素,则是其所公布的前三季度亮眼的成绩单。

10月12日,协鑫科技公告称,董事会已批准发行A股的初步建议,预期采用2022年9月30日作为上市申请的基准日。

随后不久的10月16日,协鑫科技发布经营数据显示,其前三季度光伏材料业务利润约127亿元。此前,协鑫科技发布的2022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光伏材料利润为72.34亿元。以此推算,协鑫科技三季度光伏材料利润约55亿元,是上半年利润的将近八成。

同时,协鑫科技还在公告中称,其目前颗粒硅毛利达205元/公斤(含副产硅粉利润),较其半年报中公布的颗粒硅毛利提高了32.5%,较同期棒状硅毛利高出35.76%。

对于协鑫科技三季度利润、毛利增加,家电产业分析师梁振鹏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最主要原因是光伏行业发展较快,对原材料需求暴增。

缘何利润爆表

“现在欧洲发电主要依赖天然气,但天然气供应量不足,除了传统煤炭、石油外,光伏发电越来越重要。例如多晶硅产品等光伏材料,国内外订单采购需求都非常旺盛,可谓供不应求,继而光伏材料单价大幅提高 。”梁振鹏说。

据《经济日报》报道,2021年9月初,西班牙和葡萄牙平均批发电价大约是半年前平均价格的3倍,为每兆瓦时175欧元;荷兰所有权转让中心(TTF)批发电价为每兆瓦时74.15欧元,比3月份高出4倍;英国电价已经创下历史新高183.84欧元。

另据国际能源署报告,2022年上半年,全球主要电力批发市场的价格指数达到2016-2021年上半年平均水平的两倍,其中欧洲许多地区的电价增长超三倍。

电力紧张情况下,光伏领域逐渐成为了国内外资本市场的宠儿。

欧洲光伏产业协会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累计太阳能光伏电站装机量达773.2GW,较2019年增长22%;而2008年这个数字只有15.8GW,十二年累计增长超过45倍。国家能源局公布的2022年上半年光伏项目新增装机情况显示,2022年上半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30.88GW,同比增长119%。

市场需求的增加,导致作为光伏生产原材料的多晶硅致密料开始涨价。

10月12日,PV InfoLink的统计显示,多晶硅致密料最高价达到31万元/吨,均价30.3万元/吨。这一价格相较于2020年年中,已经暴涨了三倍以上。

达睿咨询创始人、首席分析师马继华对记者指出,目前来看,协鑫的生产线陆续投产,是抓住了这一波风口,只要能够持续保持产品竞争力和扩大产品规模,这波红利还可以持续一段时间。

除了把握好行业风口,协鑫科技还在继续加大新技术的研发投入,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

协鑫科技2022年半年报显示,2022年上半年,协鑫科技研发费用达到6.89亿元,同比增长44%。据悉,协鑫科技正重点布局钙钛矿技术,投建的100MW量产线已在江苏昆山完成厂房和主要硬件建设,计划年内投入量产。

钙钛矿电池(PSCs)是第三代太阳能电池的代表,钙钛矿与晶硅相结合的叠层技术兼具高转换效率和低制造成本的优点,有望成为未来光伏产业的技术发展方向。

硅料会一直涨价吗

尽管以协鑫科技、通威股份为首的光伏企业已坐上了硅料涨价的风口,但这波风口还能持续多久,则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在梁振鹏看来,硅料之所以涨价就是因市场需求太旺。目前各国都大力发展光伏发电产业,对于上游的硅料采购量自然不断增加,但硅料的产能有限,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自然会出现涨价的情况,硅料企业也通过涨价能够保持可观的利润。

“目前光伏发电仍然发展较快,对硅料的采购需求量仍然较大,在未来一年至一年半还是有可能涨价。”梁振鹏说。

2022年7月,硅片企业双良节能(600481.SH)分别与通威股份、新特能源签订了22.25万吨、20.19万吨的多晶硅材料采购协议,合同金额分别达560亿元、584.7亿元;9月29日,双良节能连发两则公告,同时宣布与新特能源及其子公司——上海东方希望能源签订多晶硅致密料采购长单。按照PV Infolink最新公布(2022年9月28日)的多晶硅致密料成交均价30.30万元/吨(含税)测算,两份采购合同金额预计合计656.9亿元。

就在硅料价格还在高位徘徊时,从2022年8月开始,工信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三部门先后出台监管政策,并约谈相关企业。

8月24日,工信部网站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 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促进光伏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的通知》表示,各地要优化产业布局,避免产业趋同、恶性竞争和市场垄断,类市场主体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引导各类资本根据双碳目标合理参与光伏产业。在光伏发电项目开发建设中,不得囤积倒卖电站开发等资源、强制要求配套产业投资、采购本地产品。

10月9日,工信部官网发布消息显示,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三部门集体约谈了部分多晶硅骨干企业及行业机构,引导相关单位加强自律自查和规范管理。

市场监管趋严,留给风口上的光伏企业的窗口期还有多久?

“硅材料不会一直涨价,其阶段性波动会很大,在这一波热潮之后显然会有所收敛。但从长期看,硅材料需求量增长会保持旺盛,速度也不会降低,整个市场空间会很大。”马继华表示,虽然暴利不会一直有,但企业只要保持产品力和规模生产,还是可以持久盈利。

能否撼动硅料行业格局

如果说未来硅料价格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那么,扩大产能、抢占行业制高点就是各家光伏企业在不确定的未来中,最确定要做的事情。

协鑫科技10月16日发布的经营数据显示,目前乐山10万吨颗粒硅项目第一模块2万吨已达产,单晶料比例超95%,第二模块投产顺利,预计10月下旬可达产。

2022年9月27日,协鑫东立一期年产10万吨颗粒硅及15万吨纳米硅项目开工。乌海项目是协鑫科技布局的第五大颗粒硅基地,也是继呼和浩特、包头后,该公司在内蒙古落地的第三大颗粒硅基地。这标志着,协鑫科技规划及在建颗粒硅总产能达70万吨。

马继华表示,协鑫科技连续扩张产能,陆续投产10万吨级产线,从规模上势必影响到整个产业格局。

无独有偶,通威股份也在通过低价中标大项目方式,为自身产能扩大提供空间,形成强竞争格局。

2022年8月18日,通威股份低价中标华润3GW组件采购一事,曾引发行业巨震。公告显示,在华润电力第五批3GW光伏组件的集采中,通威太阳能(合肥)有限公司成为第一中标候选人,其投标价格为58.27亿元,而作为组件龙头的隆基绿能却成了第三中标候选人,其投标价格为60.61亿元。

此后,通威股份又在光伏组件方面接连出手,继续扩大产能。2022年9月,通威股份正式官宣斥资约40亿元,在江苏盐城市投资25GW高效光伏组件项目。9月29日,通威股份高效光伏组件制造基地项目签约在江苏盐城举行。10月9日,通威成功中标大唐集团组件项目。

此外,协鑫科技在颗粒硅产能方面的扩张步伐,或将撼动硅料行业的格局,进而对通威股份的成本优势带来威胁。

通威股份2021年半年报显示,2021年上半年,其生产成本为3.65万元/吨。据财联社报道,协鑫位于新疆的多晶硅生产项目预计明年中期实现两条线6万吨产能达产,生产成本可降至每吨4万元以下,与通威股份3.65万元/吨的生产成本较为接近。

成本差距不大,产能则几乎并驾齐驱。

2022年4月26日,通威股份发布的《关于高纯晶硅和太阳能电池业务发展规划实施进展及后续规划的公告》显示,其高纯晶硅产能截止到2021年底已达18万吨,预计今年年底产能达到23万吨。

相比之下,根据协鑫科技发布的公告计算,协鑫科技2022年设计总产能为22.5万吨,包括徐州棒硅1.5万吨加颗粒硅6万吨、乐山10万吨、新疆参股公司5万吨,与通威股份的23万吨产能已相差无几,规划及在建颗粒硅的70万吨总产能,或将在未来超越通威股份。

在马继华看来,各家主要厂商产能扩张速度都很快,会带来整个产业成本下降,销售价格降低,也会带来利润率下滑,但谁都不敢落后,唯恐失去市场。

梁振鹏则表示,协鑫科技本身也是多晶硅材料领域的龙头企业之一,它和通威股份的盈利模式、运营模式差不多,大家都是竞争对手,自然会构成一定的威胁。目前还谈不上撼动这个行业的格局,但以协鑫科技、通威股份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在多晶硅材料市场的集中度在提升,这是大势所趋。

责任编辑:CF001 点击阅读全文(剩余0%)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转载请注明出处。

冬虫夏草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网友点评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