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10月31日讯(记者汪斌)在煤炭价格大涨、疫情影响、资金紧张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下,今年前三季度水泥企业出现产品销量下滑、售价下跌现象,业绩表现普遍不佳。
多位行业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今年“金九银十”行情落空,预计四季度水泥行情较三季度会有一定程度好转,水泥价格将会有所反弹,但需求弱恢复下价格上涨空间有限。全年来看,水泥需求将面临较大下行压力,行业效益难言乐观。
而随着2023年水泥行业正式纳入碳交易体系的传闻,头部水泥企业加速资产重组的步伐,多家跨界、经营不善的水泥企业则选择“套现”离场。
三重因素叠加,行业利润下降超40%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1-9月份,全国水泥累计产量15.62亿吨,同比下降12.5%,水泥产量创下2012年以来最低值。全国31个省份中,仅有河南地区水泥产量实现增长,贵州、吉林、上海和辽宁4个省份水泥产量降幅则超过20%。
此外,今年以来全国水泥价格指数走势涨少跌多,价格重心整体下移。截至9月30日,全国水泥价格指数报收152.01点,较2021年同期下跌23.67%。
水泥上市企业三季报业绩表现同样不佳。
截至10月31日,已披露三季报的18家水泥上市公司中,仅有三和管桩(003037.SZ)、青松建化(600425.SH)、海南瑞泽(002596.SZ)、西部建设(002302.SZ)4家公司前三季度净利实现同比增长,另外14家公司净利均出现较大幅度下滑。其中,塔牌集团(002233.SH)净利同比下降92.03%、华润水泥(01313.HK)净利同比下降65.4%、海螺水泥(600585.SH)净利同比下降44.53%。
针对业绩下降原因,多数上市公司归结为“燃料成本大幅上涨,水泥产品销量下滑、售价下跌”。
10月27日,塔牌集团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回应称,今年以来,受疫情反复及房地产调控累积效应等影响,水泥市场需求明显减少,供需关系严重失衡,导致各区域水泥价格出现较大降幅,同时煤炭采购价格同比大幅上涨,推高了水泥制造成本,叠加影响下,公司水泥销售量价齐跌,成本上升,导致水泥主业盈利能力大幅下滑。
百年建筑水泥首席分析师江元林受访表示,水泥企业三季度利润下降的原因,与成本端煤炭价格上涨关系较大,“水泥产销量同比下降,成本又比去年高,行业利润预计下降40%-50%,但利润仍有保障,大部分水泥企业可以不亏。”
预计Q4市场需求温和回升
受煤炭价格大涨带动影响,9月开始,华南、华东等地区水泥价格迎来上调,幅度多在30-50元/吨。水泥大数据显示,2022年1-9月动力煤现货均价1270元/吨,同比大涨35.6%。
中银证券研报显示,分区域看,进入九月全国水泥价格缓慢上行。据天风证券研报,10月下旬,国内水泥市场需求维持弱复苏态势,尽管整体市场需求表现一般,但企业通过执行错峰生产措施,维持市场供需关系弱平衡,价格得以继续保持上行态势。
硅产业链强弱反转!上游躺赚行情不再 下游改善预期增强
财联社10月31日讯(记者罗祎辰)硅产业链“上游赚下游亏”的局面持续一年有余,在今年Q3出现反转迹象,上游工业硅、有机硅DMC等盈利大幅下滑,下游硅油、硅橡胶厂商成本压力缓解,盈利改善预期增强。
财联社记者从产业链了解到,除多晶硅得到下游光伏强势支撑外,需求不足问题困扰行业各环节,仅从供需角度尚难以预判拐点,需求端大幅改善有赖居民消费复苏。随着上游产品价格回落,Q3硅油、硅橡胶等下游产品毛利开始修复,考虑到前期库存影响,进一步改善预期增强。
Q3需求不及预期,上游风光不再
今年Q3,硅业中上游厂商如合盛硅业(603260.SH)、新安股份(600596.SH)、东岳硅材(300821.SZ)净利润同比和环比均出现大幅下滑,显示上游行情已明显降温。
行业人士受访表示,工业硅和有机硅DMC均面临供大于求压力,“多晶硅需求对工业硅还有一定支撑,工业硅自身属于高能耗、高污染也还有一定资源优势。有机硅DMC新增产能密集释放,下游需求短期难以消化,处境更为艰难。”
三家公司中,合盛硅业以工业硅产品为主打,Q3净利润10.09亿元,同比锐减超6成,环比降幅约32%。同期,有机硅厂商中,新安股份实现净利润5.34亿元,同比减少约31%,环比减幅超50%,东岳硅材单季净利润降至不足6100万元,同比及环比降幅均超77%。
(有机硅DMC价格走势,图片来源:卓创资讯)
行情数据显示,10月有机硅DMC均价18089元/吨,环比9月跌幅扩大3.51个百分点,同比跌幅近70%,已经回到2020年水平,行业持续出现成本倒挂。卓创资讯分析师张莹莹指出,10月底停车的部分单体装置计划重启,叠加月底的高库存,预计11月份供应量仍偏充裕。
同期,工业硅价格较9月有所提升。上海钢联工业硅分析师郁麒弘认为,受西南地区枯水期电价上涨影响,工业硅价格有望进一步攀升,但从企业利润角度看,高电价对利润没有积极作用,“一般丰水期利润更好,利润主要看电价。”
前述行业人士指出,一直以来有机硅是工业硅最主要下游,两者价格关联性较强,但随着有机硅行情走弱,多晶硅替代有机硅成为工业硅主要下游,价格支撑作用比较明显。
值得一提的是,有观点指出,若11月末工业硅期货上市,价格端或有更多博弈空间。据公开报道,10月下旬工业硅期货和期权的设计工作已经完成,等待证监会的最终批复,预计将在年内推出。
原料价格回落,下游改善预期强
随着上游有机硅原料价格大幅回落,下游厂商毛利开始修复,业绩表现整体稳中偏强。
主要厂商中,回天新材(300041.SZ)和美思德(603041.SH)今年Q3净利润分别为7813万元、1543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3.63%和64.77%。同期,硅宝科技(300019.SZ)虽未实现增长,但同比降幅也在8%以内,表现平稳。
回天新材接受调研时表示,从今年6月份开始有机硅原材料价格开始降下来,近期整体价格相对稳定,也回到相对合理的区间,这将对公司的毛利率有一定的修复。今年Q3,前述三家公司的销售毛利率环比均有2个点以上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于上游以生产通用型产品为主,下游厂商客户相对更垂直,受单一行业影响更明显。
硅宝科技主要服务建筑行业,公司在调研中表示,第三季度建筑用胶受到地产行业等因素影响,增速有所放缓,工业用胶和硅烷偶联剂维持增长。回天新材主营胶粘剂,产品应用在光伏、锂电、通信电子等领域。美思德规模较小,主营聚氨酯泡沫稳定剂,直接客户是聚氨酯泡沫厂商,受家电、家具行业影响较大。
责任编辑:CF011 点击阅读全文(剩余0%)
江元林表示,整体来看10月份水泥行情比前两个月要好,“基建支撑作用明显,水泥用量整体不错,受疫情影响也不大。”他同时表示,但大家期望的10月赶工行情在市场中并没有体现出来,目前仅北方地区在赶工,但对需求的整体带动作用有限。
在他看来,目前水泥下游最大的问题是资金问题,其次是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疫情的影响主要在房建和市政,地区封控将抑制房建和市政的需求增长。”
三和管桩近日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第四季度到春节前属于行业旺季,公司有好的预期。国泰君安研报也认为,全国各区域水泥价格普遍出现修复性回升,水泥行业旺季周期有望逐步复苏。
“在高成本、供需错配的影响下,四季度市场需求预计会温和地回升,水泥价格有上行的空间。同时也要看区域限产的执行力度,预计整体涨幅不会太大。”江元林称。
水泥行业集中度再提升
据WCA(世界水泥协会)主席宋志平9月在“双碳目标碳资产管理”系列报告会上表示,预计明年水泥行业正式纳入碳交易体系。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碳排放交易体系的建立有利于水泥行业中长期供给侧的把控,同时也将加速企业分化,龙头企业将享有超额收益。
在此情形下,头部水泥企业加快资产重组。
10月28日,天山股份发布《关于公司内部业务整合及架构调整的公告》,称基于新天山水泥由中联水泥、南方水泥、西南水泥、中材水泥、新疆天山5个水泥板块公司重组整合。
海螺水泥也在加速扩张,分别于今年4月和5月收购了曼旗宏基水泥有限公司股权和哈河水泥的水泥、矿粉生产线及相关土地使用权等资产。据了解,目前海螺水泥正与淮南舜岳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洽谈收购,且将于年底前完成收购事宜,本次收购是扩张规模或产能置换的需要。
中国水泥协会副秘书长、数字水泥网总裁陈柏林近日亦表示,未来水泥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一些业绩欠佳的水泥企业将积极谋求转型,剥离水泥资产。而大型水泥公司有望通过收购等方式,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头部企业加速重组的同时,多家水泥企业相继剥离水泥相关资产。
10月29日,龙泉股份(002671.SZ)公告称,注销全资子公司吉林泽泉;金圆股份(000546.SZ))在9月21日的公告中表示,公司已将全资子公司互助金圆100%股份变更至浙江华阅名下;海南瑞泽于9月13日公告称,公司将全资子公司金岗水泥85%股权转让给华润水泥,出售后,公司将不再拥有水泥生产业;再往前,8月博闻科技(600883.SH)公告称,拟对水泥粉磨站实施停产,并对相关固定资产进行报废处置,水泥粉磨站停产后公司将不再从事水泥生产经营业务。
对此,江元林认为,水泥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是必然趋势,背后原因主要是房地产下行导致水泥需求下降,以前跨行而来、竞争力不强的水泥公司选择“短尾求生”并不奇怪。
江元林预计,后面可能还会有很多水泥厂进行转让,“对于亏损的水泥厂来说,明年需求被动下降,竞争更大,而且明年水泥行业要纳入碳交易市场,成本又有增加,后续会更不利,处境会更艰难,还不如早点卖掉。”
世界还离不开石油!欧佩克上调全球中长期石油需求预期
财联社10月31日讯(编辑牛占林)欧佩克坚持认为,全球石油需求将在下一个十年保持增长,并表示世界还离不开石油,需要对新的石油生产进行更多投资。
当地时间周一,欧佩克发布了《2022年世界石油展望》,在这份报告中,欧佩克上调全球2023年、中期和2045年石油需求预测,将2025年需求预测从1.036亿桶/日上调至1.055亿桶/日。将2040年、2045年需求预测分别从1.081亿桶/日、1.082亿桶/日上调至1.098亿桶/日。欧佩克称,2035年后世界石油需求将趋于平稳。预计到2045年,石油行业的总投资将达到12.1万亿美元,高于2021年的预期。
欧佩克预计,未来几年,随着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和经济繁荣,石油需求将飙升,需要对新的石油生产进行更多投资,未来几年对石油的需求将比预期更加强劲。
欧佩克认为,从现在到2025年,全球人口将增加16亿人,其中96%发生在发展中国家,这会促进这些国家对石油的需求。
在全世界为11月在埃及召开的最新一次联合国气候大会做准备之际,该组织表示,石油投资已被“不必要地妖魔化”了,并警告称,石油供应方面的“长期投资不足”可能会加剧全球能源安全危机。在联合国气候大会上,各国政府很可能承诺加快摆脱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欧佩克秘书长Haitham al-Ghais表示:“重要的是,我们要了解每种能源带来的利弊,因为我们希望找到与能源可负担性、能源安全以及减排必要性相关的问题的答案。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好所有选项、所有解决方案和所有技术。”
国际能源署表示,如果要将全球变暖控制在可控范围内,就必须停止对化石燃料的新投资。该机构由世界上一些最大的能源消费国组成。化石燃料的燃烧释放出温室气体,几乎所有的科学家都认为是温室气体导致了全球变暖。
上周,国际能源署在其年度报告中表示,由于俄乌冲突引发的能源危机加速了全球向绿色能源的转变,全球化石燃料消费预计将在下个十年内达到峰值或趋于稳定。
但欧佩克表示,在未来几十年内,尽管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能源供应中的占比将明显增加,但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仍将占据主导地位。
欧佩克认为,随着竞争对手的产量减少,不断增长的石油需求将主要由欧佩克自己来满足。到2035年,欧佩克的石油供应将从目前的每日3160万桶攀升至3830万桶。十年后,这一数字将继续上升至每天4240万桶。经合组织的石油供应则将在2045年之前基本保持不变。
责任编辑:CF011 点击阅读全文(剩余0%)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