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美联储加息25个基点预计最快5月开始缩表,中国仍有宽松空间?

作者:今午信息网 来源:国内新闻 2022-03-18 我要评论( )

美联储加息靴子落地。北京时间3月17日,美联储结束为期两天的议息会议。会议声明显示,FOMC(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区间提高25个基点至0.25%-0.50%。此外,在即将召开的会议上,FOMC预计将开始减持美国国债、机构债和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

这是2018年12月以来美联储首次加息,市场也已经具有充分预期。美股三大股指上涨,美债收益率上涨,美元出现短线拉升。对于我国而言,机构分析称央行稳中宽松的政策基调不会因美联储加息而改变,人民银行会做好流动性保障工作,近期降准的可能性较高。

本次加息预期更为激进大部分官员均预计今年还将加息6次

FOMC在声明中表示,近几个月美国就业增长强劲,失业率大幅下降。通胀仍处于高位,反映出与疫情有关的供需失衡、能源价格上涨和更广泛的价格压力。随着货币政策立场的适当坚定,预计通胀将回归2%的目标,劳动力市场也将保持强劲。为了支持这些目标,FOMC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区间提高到0.25%-0.50%,并预计目标区间的持续上调将是适当的。

从投票结果来看,8位委员投票赞成,只有1位委员投了反对票,即圣路易斯联储主席布拉德(James Bullard),他建议加息50个基点,这是自2020年9月以来首次出现有人投反对票。

本次加息还对今年美联储的加息路径给出了预测信息。从利率点阵图来看,本次美联储官员的加息预测更为激进。以一次加息25个基点计算,FOMC所有16名成员都预计,今年利率将超过1.25%,即除了本次加息外,今年还将加息至少4次;其中,12人预计今年利率将超过1.75%,即占总人数75%的成员预计今年还将加息6次;还有7人预计今年利率将超过2%,即超过四成的成员预计今年还将加息7次。而在上次会议中,2/3的官员预计今年将加息3次。

本次点阵图还显示,16名官员中,共有11人预计2023年利率将超过2.5%。这意味着,若今年总共加息7次、年末利率升至1.75%-2%,多数官员预计明年还将加息3次。

美联储公布的联邦储备委员会成员和联邦储备银行行长的经济预测显示,官员们同时上调了今明两年的利率预测。2022、2023两年利率预期中值分别为1.9%和2.8%,较去年12月的预期分别上调1.0个和1.2个百分点。按照1.9%这一预期,除了本次外今年还将加息6次。

本次会议还透露了缩表相关信息。会议声明显示,在即将召开的会议上(at a coming meeting),FOMC预计将开始减持美国国债、机构债和MBS。

下调经济增速预期、上调通胀预期俄乌事件对美国经济影响高度不确定

从经济预期来看,FOMC特别提及了俄乌事件对于美国经济的影响,称俄乌事件造成了巨大的人力和经济困难。这对美国经济的影响是高度不确定的,但在短期内,相关事件可能会给通胀带来额外的上行压力,并对经济活动造成压力。

从本次发布的经济预测数据来看,美联储官员下调了2022年的实际GDP增速预期中值,从12月预期的4%调低至2.8%,2023年和2024年的实际GDP增速预测维持2.2%、2.0%不变。

此外,美联储官员们还大幅上调了近三年通胀率的预测:2022年PCE通胀率预期中值上调4.3%(12月预期为2.6%),2023年为2.7%(12月为2.3%),2024年为2.3%(12月为2.1%)。同时,美联储上调2022年核心CPI预期至4.1%。

此外,本次美联储对失业率的预期基本与上次预期持平,2022年、2023年、2024年的失业率预期中值分别为3.5%、3.5%、3.6%。

今年1月、2月,美国CPI连续创新高,同比增长分别达到7.5%、7.9%,由于油价和小麦价格的上涨尚未反映至2月CPI中,机构预计美国3月份CPI突破8%的概率较大。

东吴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陶川指出,本次俄乌冲突对全球范围内的能源、金属和农产品供给造成了较大影响,使得已经处在高位的通胀预期被进一步推升,美国通胀风险已经大于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预计年内美国核心通胀将保持在4%以上。若通胀压力继续累积,不排除美联储5月一次性加息50个基点的可能。

西部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张静静指出,80年代末至今历次美国经济衰退前都会爆发流动性危机,但需要一些催化剂事件。原本担心俄乌局势可能是流动性危机催化剂,但本周有一些积极苗头,美国乃至全球爆发流动性危机时点或推后。本次俄乌冲突引发的供应链风险仍具有不确定性,年底前美国衰退信号将更为明确。换言之,俄乌局势及美联储紧货币对市场的影响已由“黑天鹅”变为“灰犀牛”。

美股、美债收益率上涨预计美国货币紧缩将是今年主要宏观风险点

由于市场已经对加息有充分预期,美股三大指数在决议公布后波动不大。截至3月16日收盘三大指数均上涨,道琼斯指数上涨1.55%,标普500指数收盘上涨2.24%,创纳斯达克指数涨3.77%。另外,中概股出现明显反弹。

债市方面,美债收益率多数上涨。据wind数据,3月16日,美国2年期国债收益率涨11.6个基点至1.979%,3年期美债收益率涨11.5个基点报2.173%,5年期美债收益率涨9.3个基点报2.207%,10年期美债收益率涨4.4个基点报2.195%,30年期美债收益率跌2.2个基点报2.459%。

关于美联储加息对债市的影响,中金公司分析师李昭等指出,在上一轮货币紧缩周期中,美联储政策“靴子落地”后,市场走势常常出现逆转:2013年11月Taper政策落地以及2015年12月美联储加息周期开启,都成为长端美债利率下行的起点。而本次会议对债市的影响不确定性较高,因为美债利率下行缺乏期限溢价支持。期限溢价是美债市场的风险溢价,反映市场不确定性,前几次政策落地后美债利率下行的前提是期限溢价保持高位,而目前美债期限溢价已经被压缩至极值水平,长端利率下行空间不足。除此之外,本次美联储紧缩周期具有非典型特征,上次周期从2013年Taper到2017年“缩表”经过了4年时间,缓慢的货币紧缩节奏为美债利率阶段性下行留足时间窗口;本次紧缩周期中,如果今年下半年开始“缩表”,那么从Taper到“缩表”将在1年左右完成,政策紧缩节奏是上一次政策周期的4倍。政策紧缩节奏较快,可能持续推高利率。

李昭等预期长端美债利率可能在震荡中保持上行趋势,对十年期美债利率基准预期为年中2%,年底2.1%。

在美元方面,美元指数出现短线拉升,截至北京时间3月17日上午8时45分左右报98.38,涨幅1.9%。美元指数从2月下旬开始出现一轮快速走强,从96左右升至3月初的98左右。

与此同时,近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连续走贬,在岸和离岸市场相继跌破6.36和6.38关口。在岸人民币汇率由3月初的6.30快速贬至3月16日的6.3518,跌幅近500个基点。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截至记者发稿报6.3615左右。

中金公司分析师刘政宁等指出,市场对于美联储加息的反应比较正面。短期看,美联储释放了一个信号:既要加息抗通胀,也要想办法避免衰退,为了避免衰退,可以容忍一些通胀。这是市场希望看到的结果,也是美联储眼下的最优选择。一个证据是,美联储同时上调了2022年底PCE通胀和联邦基金利率预测,但通胀比政策利率上调的幅度更多,从而导致对实际利率的预测反而是下降的(比去年12月的预测降低了0.7%)。这解释了为何美股和黄金在议息会议后上涨。

从中期看,美联储对通胀的容忍会加大经济“滞胀”风险。如果美国经济承受不了多达7次的加息和更快的“缩表”,那么经济衰退也可能随之而来,届时,投资者对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担忧将增加,风险资产的价格也将承受更大压力。总体上,美国货币紧缩仍将是贯穿2022年的主要宏观风险点。

中国货币政策是否还有宽松空间?分析称央行稳中宽松基调不变

各国央行已经在逐步退出疫情期间推出的宽松货币政策。其中,英国央行已经率先加息两次,2021年12月英国央行将利率提高到0.25%,今年2月再度加息至0.5%,同时开始缩减债券购买计划。与美国类似,英国央行也面临着高企的通胀率,今年1月英国CPI同比增长5.5%,创近30年来最高。市场预计,本周英国央行将第三次加息。

欧央行方面,3月10日,欧洲央行公布最新利率决议,维持三大关键利率不变;同时加快结束资产购买计划,若净资产购买结束后中期通胀预期未发生较大变化,预计资产购买计划将在第三季度结束。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在国际主要央行开始走向紧缩时,中国是否能保持宽松的空间?

从央行的动作来看,本月MLF加量续作,但利率不变。中国人民银行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2022年3月15日人民银行开展2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10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MLF和逆回购利率均与此前持平。当日共有1000亿元MLF和100亿元逆回购到期,实现流动性净投放1000亿元。

中信证券分析师明明指出,2月我国金融数据全面低于预期后市场的降息预期有所升温;然而1~2月经济数据公布显示宏观经济恢复好于预期。金融数据和经济数据的分化之下,货币政策可能还需观察后续宽信用和稳增长的效果和可持续性。另一方面,美联储加息,在中美货币政策分化背景下,近期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出现的快速贬值以及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资金外流,可能成为央行考虑货币政策宽松节奏的重要因素。其认为,在稳增长和宽信用的坚定目标下,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空间仍然存在,但降息操作可能需要等待更强的催化因素和更适宜的窗口。

3月16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会议强调,有关部门要切实承担起自身职责,积极出台对市场有利的政策,慎重出台收缩性政策。

招商证券分析师谢亚轩等指出,美联储加息的外围不确定性暂时结束,恐慌的市场情绪得以阶段性平复。16日金融委召开会议稳定军心,要求相关部委一定要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切实振作一季度经济,政策底明确显现。随后,一行两会紧急召开动员大会,通过各种方式稳定市场局面,暂停不利于市场稳定的措施出台。据此推测,人民银行会做好流动性保障工作,近期降准的可能性较高;考虑到跨境资金流动形势,降息或有所延缓,央行稳中宽松的政策基调不会因联储加息而改变。

美联储加息,新兴市场是否只能被动跟随?中信建投宏观首席分析师黄文涛分析了历史上美联储的几轮加息周期发现,逆势降息的案例并非罕见,近几轮美国加息周期中均有代表型新兴经济体走上政策分化的道路,来应对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以我为主”并非我国独创。政策分化并不一定带来股债的额外压力,一个主要的风险在于汇率的压力。美国加息周期中,逆势降息的国家货币走势相对较弱,甚至有贬值压力。在股市方面,美国加息周期启动初期,新兴市场股市容易出现短期调整,但很快恢复,逆势降息国家并未出现额外压力,甚至表现更好。整体看,新兴市场股市只在加息周期晚期趋势性下跌(可能更多反应经济的走弱),逆势降息反而会给本国股市带来更多支撑。债市方面,逆势降息过程中,收益率受美国影响并不明确,下行趋势经常出现。国内债市利率多由本国货币政策的取向决定,债牛并非不可期待。

张静静认为,海外风险偏好回暖,金融委会议又进一步稳定了国内市场信心,因此A股有望迎来反弹窗口,成长股或更为受益。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转载请注明出处。

美联储,加息,中国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