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张君花)从微商帝国到涉嫌营销被查,张庭自创美妆品牌背后的警示意义或许更大。明星往往凭借自身的较大影响力、号召力推出自主品牌,赚得盆满钵满,但翻车的也不少。11月1日,北京商报记者从石家庄市裕华区人民政府官网获悉,上海悦导电子商务公司等19主体涉嫌网络传销一案听证会将于11月4日在石家庄召开,涉案主体包括张庭夫妇、陶虹等。
有业内猜测,此次听证会过后将会对该事件的最后处理和所涉处罚金额等做出公示,估测所涉金额巨大,或逾100亿元,但具体金额和处理结果仍以官方公示为准。
根据天眼查信息,上海悦导电子商务公司由上海达尔威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达尔威公司”)全资控股。张庭(张淑琴)、林瑞阳(张吉荣)夫妇为达尔威公司董事长及法人代表,知名演员陶虹则为该公司董事。
在2021年12月,达尔威公司就陷入传销风波被推到风口浪尖。当时,石家庄市裕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以《查证函回复》的形式,披露了达尔威公司涉嫌利用网络从事传销活动被查处的进展:裕华区市监局接到大量群众举报,“TST庭秘密”涉嫌传销。经查证后,达尔威公司具备传销的三个特征,即拉人头、缴纳入门费和团队计酬的金字塔结构。基于此,达威尔公司被冻结6亿元资金,并对这一案件进行进一步调查。
而在2022年4月,据多家媒体报道,达尔威早已被官方判定为传销,并且处罚了2100万元,查封相关96套房产。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表示,传销与直销的界定仅一墙之隔,如果代理之间存在层层拉人头,上线从下线获得抽成利润,不断进行代理人员扩充,并逐渐使销售商品不再是商品,而是拉人头的工具,则为涉嫌传销。而对于网络传销行为,都应该在法律框架下进行精准打击,不应放任。
供销社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10月31日,《湖北日报》此前发布的一则“湖北基层供销社恢复重建至1373个基本覆盖全省乡镇”的报道,经过多天发酵后登上微博热搜。在部分不了解事实全貌的自媒体误导下,不少网友担心这是要回到“统购统销”的时代。
实则不然。供销社在我国一直存在,其历史可以溯源到1922年7月成立的“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历经多年变革后,形成了目前分布在各地的供销社。在市场经济的当下,供销社基层社除了发挥最开始的保障农村地区物资供应、稳定物价外,已经逐渐发展成一个包含物资流通、技术服务、农田托管等功能的综合中心。
过去:计划经济时代的集市
“那时候物资紧张,粮票、布票等一年发一次,大家凭票买东西,买完就没有了。”家住湖北省随州市的杨奶奶说道,“不过像糖果这些需求少、供应充足的东西,购买不需要票。”
和现在大街上随处可见的超市不同,在杨奶奶的记忆里,几十年前的供销社里卖的东西很少,几乎只有日常粮油米面、农资产品和日用产品等,稍微奢侈一点的糖果都是一分钱一颗,买的人极少,“不像现在的大超市里什么都有,大家也都买得起了”。
据杨奶奶回忆,大概在改革开放前些年,国家的经济便开始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买东西也渐渐不用票了,而大街上的供销社,东西越来越多的同时,也逐渐地改换门面,只有很少一部分还保留着合作社的牌面。
在湖北省襄阳市供销社办公室的橱柜里,现在还摆着一些泛黄的粮票。该供销社办公室主任马通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在建设初期,供销社统购统销,统计需求然后计划生产,在保证物资供应、平衡地区间物资流通、稳定物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在国家经济发展起来、供需慢慢不平衡之后,计划经济固有的缺陷也暴露出来。后来,随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改革开放放开市场经济,基层合作社越来越少,有的也逐渐转为了个体工商户进行发展。”马通告诉北京商报记者。
即便历经种种转化和变革,供销社也是一直存在的。
供销社从中央到省、市、县、乡村分为不同的级别。最开始的供销社是大多数人印象里的挂着绿色牌子、侧重农村商贸流通的小卖部,后来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建设新农村网络工程,打造了农业生产资料、日用消费品现代经营网络、农副产品现代购销网络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四大体系,再后来又增加了农业社会化服务,即在农民外出打工的同时,供销社为农民打工,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提供耕种、仓储烘干、销售、土地流转等服务。
“这样,一方面农民可以得到土地流转的收入;另一方面,供销社雇佣农村里的闲散劳动力看田,又为他们提供了固定的收入。”马通说。
现在:已不仅是一家“小卖部”
时间迈入新世纪,供销社早已不是一家简单的小卖部了。
据马通介绍,在重点抓现代化农业服务的同时,供销社原本的四大体系承担着农资、日用百货、农副产品、再生资源的回收和销售的职能,“乡下常见的废品回收站、农产品收购点大多和我们供销社有关,即便是一些个体户也有的会挂着我们的牌子,由我们为他们宣传的同时也做出一些监管”。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在体制变迁中,原本从中央到县级大部分供销社参照公务员管理,工作人员有编制,但是在转企改制的浪潮中,浙江、上海的部分合作社转成了企业。
据悉,目前,全国各级供销社几乎都设有自己控股的社有企业“供销集团”。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供销总社也在不断转型,现在还有下属事业单位16家,15家主管社团,16家直属企业单位由中国供销集团有限公司全资或控股持有。
与过去的小门店不同,如今的供销社,商品多了,形式和渠道也多了,更加注重合作和惠民。随着新经济的发展,供销社现在的门店也讲究线上和线下结合,价格在由市场经济决定的同时,也本着事业单位的责任,尤其在疫情这种特殊时期会更加便宜。
值得一提的是,供销社除了自己做电商助农销售,各地供销社大多会与当地的相关部门合作,对当地有需要的居民进行电商培训,让他们学会自己做电商。襄阳当地的任先生,在最开始通过当地电商产业园卖特色产品鸭蛋赚钱后,自己开了电商公司,卖自己的鸭蛋的同时也收购当地的鸭蛋,年营收高达上亿元,已经成为当地电商园的佳话。
在马通的眼里,供销社就像一个“压舱石”和“稳定器”,在国家的大局中找定位,一方面是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另一方面是保证所有物资百分百通达每个村。
关于供销社的功能定位,相关的政策文件其实已经表述得很清楚。根据《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章程》(2005年1月30日,中华全国供销社第四次代表大会第二次修订)第一章第二条,对供销社性质的界定,明确了四层含义:供销社是一个经济组织;是一个合作制的经济组织;是一个集体所有制性质的合作经济组织;是一个以农民社员为主体的集体所有制性质的合作经济组织。
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教授指出,全国供销社系统现有3.1万家,拥有网点近40万个,它与中国邮政、中国电信以及不同经济成分的网点,形成纵向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等链式关系;同时也形成横向的多种类型的生态链关系。
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全系统实现农产品销售额27591亿元、日用品销售额1492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3%和17.1%,进一步畅通了农产品上行、日用品下行双向通道,在服务农民生产生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未来:变身综合服务中心
本次湖北恢复重建的基层供销社,是供销社服务“三农”的重要载体。因历史原因,在上一轮供销社体制改革后,基层社一度陷入低迷困境。2014年,全省基层社数量仅696个,比最多时1984年的1800个减少61%。
根据中央和省委相关举措,2015年起,湖北省实施“基层社恢复重建工程”,以恢复基层社服务功能。截至2021年底,全省基层社总数达1373个,基本实现乡镇全覆盖。目前,全省已有190个“综合实力强、服务功能全、与农民联结紧”的基层社获评全国总社标杆社。2019年新创建全国标杆基层社44个,居全国第一。“争取2025年全省基层社社员达到150万,真正实现‘农民得实惠、基层社得发展’的新发展格局。”湖北省供销社相关负责人表示。
对于网络上部分网友担心的“统购统销时代”“做大垄断”等问题,马通认为并不会发生。
他表示,一来即便是全国统一的大市场,也必须有全国统一集采集购的数字化平台支持,这在目前是并没有的,即使未来有,也是基于通过集采集购降低消费者成本;二来,增加的基层社也仅仅是基层的门店,众多同类商超不会因多一家就被挤压,即使形成一定的竞争,也会是利于各大企业自身发展和消费者消费的良性竞争。
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之下,未来的供销社将会是一个怎样的存在?马通认为,未来它更会像一个打通“最后一公里”的“综合服务中心”。
打通“最后一公里”,是就供销社“补短板”的作用而来。马通提出,农产品的上行下行都需要冷链,但由于农产品成本高回收低,社会资本做农村冷链的很少,供销社正好利用中央的资金做这些东西,在田间地头建设冷库和冷链运输。“总社和省社今年来都提出了资源下沉,突出服务农村农民的属性,将政策、资金等下沉到基层社来支持发展。”
“综合服务中心”也和“最后一公里”的另一现状相关,当下供销社正在整合物流成为“第四方物流”。“许多物流公司在到达乡镇最后一级快递网点的时候,由于乡镇多山等原因,并不会配送到每家每户。供销社基层社直接在当地整合物流,各大快递将自己的快递送到我们的仓储后,由我们配送给居民或统一保管要求居民自取,既为物流公司省了人力,也方便了偏远地区的居民。”马通说。
展望未来,洪涛认为,供销社最终会成长为增强农村流通组织的力量,“不容质疑的是,农村市场已经形成多元投资主体的市场,供销社网点建设应做到‘一场多用’,并与其他不同经济类型、不同连锁业态形成相应链条关系,最重要的是实现生态链和生态圈的关系,避免农村网点和资源的过度竞争。冷链体系的建设,正在由‘洒胡椒面’的补短板建设向‘体系建设’和‘系统建设’转变,从而形成良好的营商环境”。
责任编辑:CF013 点击阅读全文(剩余0%)
2013年6月,林瑞阳、张庭成立达威尔公司,创办了化妆护肤品牌TST庭秘密,主打“活酵母”概念,生产面膜、乳霜等产品。2014年,TST庭秘密正式进入电商和微商市场。主要通过线上商城“庭秘密App”和线下实体店的O2O方式进行产品销售。
根据公开数据,达尔威公司自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7月共发展会员超700万人。与此同时,TST庭秘密曾一度成为微商渠道最受欢迎的品牌之一。据多家媒体报道,2018年,“TST庭秘密”母公司达尔威曾纳税高达21亿元,为上海青浦区纳税第一大户。
事实上,达威尔公司的崛起,离不开背后的明星效应。据了解,蒋依依、林志玲、罗志祥、徐峥夫妇、明道等明星先后为该品牌站台宣传。
深圳市思其晟公司CEO伍岱麒表示,由于张庭自创品牌有不少国内知名明星加入宣传或参与其企业活动,甚至成为股东,故此给消费者的印象是非常值得信赖的。至于其商业模式是否涉嫌传销,或者其产品质量是否可靠,代理商或消费者可能反而会忽视。此案也给了大众警示,不管是购买产品,还是加盟某个生意,最重要是自己擦亮眼睛,自己体验了解,才可做出购买或加盟的决策,尤其是宣称轻松即可获得巨大利益的生意,更应当警惕。
事实上,近年来,明星依靠自己的名气跨界推品牌的案例不在少数,譬如范冰冰推出的美妆品牌Fan Beauty Secret,周扬青创立的服饰品牌GRACE CHOW、美妆品牌CODE MINT,以及郑恺、杜海涛等开设火锅店等。而其中翻车案例同样不少,如食品质量不合格被停业整改、被曝抄袭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10月31日,七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明星广告代言活动的指导意见》,对明星代言做出明确规范。指导意见明确了明星的定义,把网络红人也纳入到规范中,规范了明星虚假、违法代言,坚决依法处罚到明星本人等。
“随着官方对于明星代言行为监管的趋严,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明星没有亲自体验就为品牌‘站台’的现象,也就会避免类似现象发生。结合指导意见及相关法律,一旦出现虚假宣传的行为,是会被追究责任的。”伍岱麒表示。
双11开卖首小时102个品牌成交额过亿,国货品牌成“主角”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于梦儿)10月31日晚8点,天猫双11第一波售卖正式开启。销售1小时,102个品牌成交额过亿元。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在102个首小时成交额过亿的品牌中,国货品牌占比过半,成为一大亮点。其中,黑鹿、挪客、牧高笛、森宝、未及、佳奇等国货品牌首小时成交额均超过去年11月1日全天。
天猫双11负责人表示,这根本上源于国内稳健增长的消费需求及巨大的市场空间,源于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天猫双11,数字经济更好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
同时,天猫双11还迎来了更多客流,淘宝直播迎来了罗永浩、俞敏洪、张柏芝等主播。天猫双11开卖首小时,淘宝直播场观同比增速达600%,腰部主播交易额同比增速为250%。此前数据显示,过去一年,淘宝新增了超过50万名新主播。天猫双11临近的前两个月,有超过100家直播机构入驻淘宝。
编辑李铮
校对陈荻雁
责任编辑:CF013 点击阅读全文(剩余0%)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