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11月15日讯(编辑 卞纯)尽管OPEC年内第五次下调了今年石油需求预期,但高盛全球大宗商品主管杰夫·柯里(Jeff Currie)仍然力挺油价。他表示,欧洲尚未摆脱能源危机,明年初之前石油价格预计将飙升。
柯里周一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随着欧盟对俄罗斯石油禁令的生效时间越来越近,西方国家也接近达成俄油价格上限,石油供应短缺可能会成为未来问题。若俄罗斯对价格上限采取报复行动,油价可能会被推高。
他补充称,其它因素将加剧石油供应短缺,比如美国页岩油生产放缓,以及美国战略石油储备停止释放石油。拜登政府自5月以来一直利用战略石油储备来遏制高油价。
“综合来看,今年底和明年初市场开始看涨,”柯里称。这位大宗商品多头警告称,油价最早可能在12月就会成为一个问题所在,他支持高盛此前对布伦特原油的预测。
本月早些时候,高盛称,预计到年底原油需求将增加500万桶/日,因为炼油厂正在增加产能,而供应正在收紧;维持2023年一季度布伦特油价115美元/桶的预测,风险仍偏向上行。
目前,布伦特原油期货交投在93美元附近,美国原油期货交投在85美元附近。过去半年,在全球经济衰退担忧下,国际油价回落了约30%。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周一发布了11月报告,不仅调低了今明两年全球原油需求预期,同时也对市场即将面临的不确定性发出警告。
英文版西游记冲上热搜!影视剧出海掀小高潮,单集最高卖出超100万元
近日,词条#突然不认识西游记了##英文版西游记好上头#登上新浪微博热搜榜,英文和泰文版配音的《西游记》让网友直呼上头,而这部出品于1986年的国产神话剧可以说是中国影视剧走出国门的排头兵。
随着制作水平提升和题材丰富,近年来国产剧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其中,国内爆红的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杉杉来了》《微微一笑很倾城》等在海外视频平台上的单集观看量均突破600万。
为了打开海外市场,爱优腾芒四大视频平台分别上线国际版APP,并在海外视频平台上开设影视剧频道。华策影视、世纪优优等头部影视剧制作公司及海外发行公司也上线英语、阿拉伯语、葡萄牙语等不同语言频道。
其中,“腾讯视频”“iQIYI爱奇艺”“优酷APP抢先看”分别拥有727万、482万、381万订阅,合计超过1500万;华策影视在海外视频平台的频道订阅用户逼近千万;世纪优优多个频道总订阅量超过2500万。
世纪优优董事长、CEO李福德告诉时代财经,古装剧仍然是海外观众最受欢迎的题材。此外,数据显示,印度、美国、菲律宾等国女性观众都是国产甜宠剧的忠实粉丝。
影视剧同步跟播,泰国网友也追星
不同于过去将剧集在国内播出后的收视率作为是否引进的标准,随着国产剧在海外的受欢迎程度增加,目前,大部分国产剧都实现了国内、海外同步播出。
11月4日,由杨幂、白宇主演的影视剧《谢谢你医生》在CCTV-8播出,该剧由世纪优优进行独家海外发行。董事长李福德告诉时代财经:“《谢谢你医生》于同日登录文莱Astro、新加坡Starhub、泰国True ID、印尼Viu、iTalk北美等10多个视频平台播出,翻译版本也上线世纪优优在海外视频平台上的英语、俄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10多个语言频道”。
而于近期播出的由陈飞宇、张婧仪主演的《点燃我温暖你》也同样在马来西亚Astro双星频道跟播。暑期大热的《苍兰诀》《星汉灿烂》则统一了海内外观众的追星步伐。
早在8月,孙涵的泰国同事就开始在上班的时候追《星汉灿烂》,她表示:“同事一般用腾讯和爱奇艺的海外版追剧,最近特别喜欢王鹤棣、赵露思等明星”。时代财经注意到,泰国WeTV视频网站上《星汉灿烂》的宣传语也打出:Zhao Lusi is Back。
李福德告诉时代财经:“海外观众有自己喜欢的卡司,会追随这些卡司的剧集,另外,有些知名的制作公司常年拍出优质作品,海外也会比较关注这些公司出品的剧目。”
罗铭是武汉人,定居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在他经常路过的街边,有不少卖盗版DVD的小摊。他对时代财经表示,国产古装剧占据了小摊的半壁江山,包括《苍兰诀》《与君初相识》《山河令》《风起洛阳》《鹤唳华亭》等,其中有不少是今年播出的新剧。“富裕一些的观众会在流媒体付费观看正版,口袋紧张的就会在街边购买盗版DVD。”
随着影视剧出海更为普遍,字幕翻译工作也为翻译公司带来了更大的商机。2017年,翻译公司甲骨易就在新三板上市。财报显示,早在2018年,公司从《鸡毛飞上天》《小别离》《记住乡愁》《深潜》4部影视剧的翻译工作共计确认收入552.82万元,每部剧平均收费138.21万元。
不过同步跟播也对字幕翻译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易有道表示,他们接到题材较为特殊的影视剧(古装、仙侠)翻译工作后,往往存在台词翻译难度大、时间紧、周期短等难题,一般会将翻译和审校工作同步进行,确保按时交付字幕文件。
短剧成为出海生力军,最爱看甜宠剧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碎片化时间增多,影视剧出现了“由长变短”的趋势。从2018年小爆的微短剧《通灵妃》到2022年的爆款《千金丫环》,制作水平和故事情节都出现了较大提升。
根据媒体报道,从短剧的备案数量来看,2021年为398部,而2022年仅上半年就在这个数字的基础上翻了7倍有余。与此同时,2022年,短剧也成为出海的生力军之一。
作为最早尝试短剧发行的海外公司,世纪优优已经推动十多部短剧出海。李福德告诉时代财经:“以我们发行案例来说,古装甜宠剧表现比较好。”
据其透露,后台显示,短甜剧的海外用户画像以18-35岁的观众居多,追剧次数和时长TOP3分别是印度、美国、菲律宾的用户。值得注意的是,追剧女性用户的占比高达85%,这也与国内追剧用户属性基本一致。
不过李福德也强调:“整体而言,海外更喜欢古装剧,但随着现代甜宠剧和悬疑剧等其他类型剧目品质越来越好,海外也愿意尝试更多类型,并且有不少现代剧也播得非常好。”
在日本工作的邓媛经常被日本同事反向安利国产剧,她直言,日本同事天天刷国产剧,比她认识的中国演员还多。其中,有一位同事休完产假刚回来,就告诉她自己最近在看《如懿传》,学会了一些中文,“都是‘皇后娘娘’‘李公公’‘陛下’‘殿下’等平时用不到的,特别可爱。”
邓媛表示,日本有一家全国连锁的租碟店,叫GEO,比较旧的影视剧碟片租一个月才100日元(约合人民币5.12元)。她戏称,今年的成就就是在GEO集齐了三款桃花,《梦幻的桃花》《命运的桃花》和《永远的桃花》,分别对应国产剧《三生三世枕上书》《宸汐缘》和《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国产剧输出日本后,都会改成日式的剧名,比较中二,例如《延禧攻略》在日本叫《燃烧的紫禁城》,猜剧名是我曾经一段时间的乐趣。”
此外,她也发现,除了古装剧和仙侠剧等过去比较常见的类型,近年来,现代戏也越来越多输入日本,“《三十而已》《以家人之名》《亲爱的热爱的》《破冰行动》《鬼吹灯》等都在日本播出。”
剧集售价10年提升30倍,单集卖出百万
作为影视剧出海的头部公司,华策影视出品的《微微一笑很倾城》《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在海外拥有亮眼成绩。据其透露,过去10年,中国电视剧的整体售价提升近30倍。公司财报显示,2021年播出的《长歌行》,海外发行单集售价超过15万美元(折合人民币108.69万元),打破国产剧海外单集销售额纪录。
世纪优优品牌公关经理王雨桐介绍,影视剧出海的收益形式主要以版权买断为主,包括某单一播放渠道的版权售卖或者特定地区的全权买断,以及海外视频平台的广告流量分成,爱优腾等海外APP还有会员费收入。
而作为国产剧的主要出海地区,东南亚经济持续稳步复苏,这也为国产剧海外发行提供了更大的市场。根据Facebook&白鲸出海数据显示,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等均位列全球移动互联网使用率最高的国家前十名。
艾媒咨询首席分析师张毅对时代财经分析,国产剧出海热一方面是国内长视频平台的会员用户发展出现瓶颈,国内的剧集需要往外走,寻找更大的市场;另一方面,网飞等海外的平台推出的韩剧收获了东亚地区非常多的用户,理论上来说,这个模式对国内平台是一个很好的借鉴,海外华人、东亚、东南亚地区原住民都有可能成为我们的观众。
“此外,海外市场过去主流的剧集以西方剧集为主,中国的剧集比较少,因此这个市场的观众对中国的文化、中国现代化的生活更有兴趣去了解,理论上也为剧集的出海提供了很好的题材。”
不过他也强调,国产剧出海仍然面临困难,“首先这波热潮可以持续多久未知;其次我们内容的制作水平有待提升;最后,我们的文化输出,哪些地方是容易被海外观众理解的,或者是能够打破原有西方的这种垄断,这些都是制作者们和相关平台需要思考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1月,柠萌影视宣布启动与流媒体印尼viu合作改编翻拍《三十而已》,这是中国与印度尼西亚首次针对国产剧集进行的改编翻拍合作,也是国产剧集首次以合拍的形式与海外流媒体平台进行深度合作,翻拍剧《Jalan Tiga Puluh》将于2023年上映。
10月,张艺兴在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泰国举办巡回演唱会;王嘉尔于9月28日公布首次世界巡演计划,包括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去年开始,以国产剧播放为主的马来西亚Astro双星频道引进国产综艺,《我们的歌》《嗨放派》等陆续播出。
这也预示着,国内文娱行业正在尝试以多种形态走向海外,至于“华流”是否能成为“顶流”,还需要文娱行业更多的探索和突破。
(除李福德、王雨桐和张毅,其他受访者均为化名)
责任编辑:CF013 点击阅读全文(剩余0%)
OPEC将2022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长的预期再度下调10万桶/天,至255万桶/天。这也是OPEC自今年4月以来第5次下调需求预期。同时,OPEC也将明年的需求增长预期下调10万桶至224万桶/天。
欧洲尚未摆脱能源危机
欧洲一直在积累天然气库存,并在冬季到来之前增加液化天然气(LNG)的购买。
柯里表示,这将有助于遏制俄罗斯天然气供应减少造成的供应短缺,但能源危机的长期问题仍然存在。
“你永远不会被迎面驶来的火车撞到。欧洲做好了准备,他们处理了当前的问题。但是他们还没有处理好明年夏天和接下来冬天的问题,所以仍然存在结构性问题需要他们处理。”
“中长期来看,我们尚未脱离困境,”他补充道。
油气公司高管也警告称,真正该担心的是明年冬天。英国石油公司(BP)首席执行官伯纳德•鲁尼(Bernard Looney)近日在阿布扎比国际石油博览会(ADIPEC)的一个小组讨论会上表示:“我认为今年冬天的问题已经解决了。欧洲的下一个冬天可能会更具挑战。”
寒冬吹热“暖经济”! 中国取暖设备出口“爆单”,双11羽绒服被疯狂加购
“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真香”、“穿了就脱不下来”、“为什么没有早点买”……近期,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上,来自欧洲等地的外国人纷纷开启夸夸模式,毫不吝啬他们对来自中国取暖神器的赞美。
平日里我们习以为常的电热毯、电暖器、热水袋、高领毛衣,在国外正变得抢手。俄乌冲突以来,欧洲天然气供给受限、价格暴涨,比起砍柴取暖、花费数十万元改造取暖设备,物美价廉的中国取暖产品成了最优解。
海关数据显示,2022年1-8月,义乌市出口保暖用品,包括空调、热泵、热水器、电热毯等共计1.9亿元,同比增长41.6%;1-8月,浙江省出口电热毯646.8万条,同比增长32.1%;其中,对欧盟出口64.8万条,增长114.6%。
在全球需求收缩的大环境下,中国取暖设备制造商正忙得热火朝天,不亦乐乎。
此外,双十一期间,羽绒服企业也迎来一波销售高峰,随着新国标的实施,这一千亿级别的市场,将进一步向规范化、高端精品化发展。严寒将至,但“暖经济”正蓬勃发展。
出口“爆单”企业跑步加入取暖设备赛道
随着欧洲能源危机持续,天然气供给受限且价格上涨,欧洲人对中国的供应链有了更大的依赖:寻求用电或能耗更低的取暖设备。
据行业内人士介绍,欧洲的取暖器销售旺季一般会在9月份结束,但近期却有不少来自欧洲的客户和大型商超等采购商的加急补单。
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的一份分析报告显示,2022年以来,我国对欧洲空调、电暖器、电热毯等家电产品出口呈增长态势,其中电热毯以97%的增速引领其他品类。
取暖设备热销背后,是我国健全和完善的产业体系和产业链。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取暖电器相关企业共145.5万余家,江苏、山东及广东相关企业数量位居前列。
加足马力,加班加点,是近期这些中国取暖设备制造商的日常。超140万家完善的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让我国的取暖设备物美价廉,且能快速生产和出货,这是其他国家所无法比拟的优势。
事实上,早在去年,不少企业就精准预测了这波“风口”,增设取暖电器业务。天眼查数据显示,2021年,取暖相关企业新增注册量最多。且今年3月,俄乌冲突刚刚爆发,就有2万多家企业新增加取暖设备业务;3-11月,已累计有近15万家企业加入取暖设备赛道,月度企业注册量均值达到1.6万家以上。
不过,据媒体报道,尽管取暖设备在欧洲卖爆,但中国厂商利润空间却不高,且由于大多以贴牌为主,品牌效应不强,因此不敢提升太高幅度的售价。
天眼查数据显示,取暖电器相关企业中,48.1%的注册资本在100万元以内,处于“小而美”的阶段。注册资本在1000万元以上企业占比仅有12.8%。
面对这种情况,企业也意识到创新升级才能长久,一方面根据市场需求,自主研发新品,另一方面则按照客户要求进行开发。
天眼查数据显示,取暖相关企业专利信息有84.4万余个,呈逐年稳定增长趋势。专利类型中,实用新型(47.9%)和发明(41.4%)占比较高。有企业不满足于简单的取暖,而是不断研发加湿、静音等专利技术,动态调整以契合市场需求变化。
羽绒服被疯狂加购企业发力“黑科技”
火爆的不仅是取暖类电器,服装鞋帽企业也迎来机遇。暖水袋、高领毛衣、光腿神器、秋衣秋裤等已进入德国、英国、波兰、荷兰等国女性的“购物车”中。
羽绒服则是冬天御寒的最重要衣物。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羽绒服市场规模已达1562亿元,2024年将达到1950亿元。
某电商平台双11数据显示,近期,每天大约有1亿件羽绒服被在线浏览,平均每个福建人的购物车里有1.03件羽绒服,每个广西人的购物车里有1.04件羽绒服,连原本不过冬的海南人都在加购羽绒服。
单纯的防风、保暖已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了,产品设计、科技、功能、生产工艺都是如今消费者选购羽绒服的新关注点。
去年至今,加拿大鹅等国际名牌频曝质量问题,国产羽绒服却在不断优化升级。过去“中国羽绒服在技术研发与设计上都不如国外品牌“的状况也早已扭转,服装鞋帽类产品技术含量也能不断提升。
天眼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羽绒服相关企业6.2万余家,江苏、浙江以及山东相关企业数量位居前列,分别拥有1.1万余家、8000余家以及4900余家;从成立时间来看,成立于10年以上的企业占比较高,达12.7%。
近两年,国内羽绒服企业不断发力材料应用、时尚设计和黑科技。天眼查数据显示,羽绒服企业年新增专利数不断增长,2021年共新增846项专利,2022年还没结束,就已经新增了857项专利。一项名为“自清洁羽绒服”的专利摘要显示,其属于羽绒服技术领域,不仅能够减少洗涤次数,还能延长羽绒服使用寿命。
今冬还是羽绒服新国标落地后的第一个销售季。自今年4月1日起,羽绒服装新国标正式实施,羽绒填充物不再标注“含绒量”,而是统一标注“绒子含量”。此前,部分商贩会在“含绒量”上做文章,在羽绒填充料中加入大量绒丝或者直接购买低绒子含量的原料。但是,绒丝保暖性差,绒子才是保暖的核心成分。“绒子含量”比例越高,保暖性越好。“新国标”中,不仅明确将“含绒量”修改为“绒子含量”,并且要求其含量应不低于50%,这意味着有效阻止了羽绒服生产厂家用混入大量绒丝以次充好,减少消费者花高价钱买到低质量产品的乱象。业内人士表示,这也将提高我国羽绒服装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责任编辑:CF013 点击阅读全文(剩余0%)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