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纯将战线延伸至婴幼儿辅助食品。

当前,乐纯的主战场酸奶行业增长遇阻。开辟的第二战场即食奶酪赛道也是玩家众多,赛道拥挤,产品缺乏新意。

面对如此情况,乐纯上线了一款奶酪果泥产品,宣称是按照“婴标”生产,试图打开一条“新航路”。

从表面上来看,婴幼儿"/>

财经

乐纯主业低迷“卷”到卖辅食,新业务市场混乱难“出头”

作者:今午信息网 来源:国内新闻 2022-11-23 我要评论( )

<p style="text-align: left;">乐纯将战线延伸至婴幼儿辅助食品。</p> <p style="text-align: left;">当前,乐纯的主战场酸奶行业增长遇阻。开辟的第二战场即食奶酪赛道也是玩家众

乐纯将战线延伸至婴幼儿辅助食品。

当前,乐纯的主战场酸奶行业增长遇阻。开辟的第二战场即食奶酪赛道也是玩家众多,赛道拥挤,产品缺乏新意。

面对如此情况,乐纯上线了一款奶酪果泥产品,宣称是按照“婴标”生产,试图打开一条“新航路”。

从表面上来看,婴幼儿辅助食品是一片尚待开发航线的蓝海,但是在这之下不乏浑水摸鱼之辈。

另辟蹊径

如果说即食奶酪市场出现过的价格战是内卷的一种表现形式,那么乐纯这次以奶酪为主题,切入婴幼儿辅助食品赛道则是将内卷抬到一个新的高度。

乐纯天猫官方旗舰店上架了一款名为“宝宝奶酪”的特殊奶酪产品,产品介绍为“三份干酪,一份西梅泥,没了”。

与其他奶酪产品不同的是,乐纯宣称该款奶酪符合“婴标”。

该公司强调,此款产品为婴幼儿罐装辅助食品。在这款产品之前,市面上几乎没有符合“婴标”的含奶酪产品,要宣称适合婴幼儿食用,必须符合国家规定“婴标”的一系列严格要求,包括0食品添加剂、商业无菌、原料限制等,该款产品均实现了适合婴幼儿食用的严格标准。

何为婴幼儿辅助食品?何为“婴标”?

婴幼儿辅助食品,是指供给6月—36月龄婴幼儿食用的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和婴幼儿罐装辅助食品,以及6月—36月龄婴幼儿及37月—60月龄儿童食用的辅食营养补充品。“婴标”则是生产时需要执行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按照婴幼儿辅助食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7版)(以下简称:细则),婴幼儿罐装辅助食品品种明细包括泥(糊)状罐装食品(婴幼儿果蔬泥、婴幼儿肉泥、婴幼儿鱼泥、其他);颗粒状罐装食品(婴幼儿颗粒果蔬泥、婴幼儿颗粒肉泥、婴幼儿颗粒鱼泥、其他);汁类罐装食品(婴幼儿水果汁、婴幼儿蔬菜汁、其他)。

细则中,并没有关于含奶酪产品可作为辅食的具体说明,奶酪又能否作为婴幼儿辅助食品?

“婴标奶酪果泥执行的标准是GB 10770-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幼儿罐装辅助食品,品类明细为泥(糊)状罐装食品中的其他,能够运用该标准主要是厂商用的奶酪是使用可用于婴幼儿食品菌种名单里的菌种进行发酵。”有从事辅食生产的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乐纯成立于2014年,是以酸奶起家的乳制品品牌。成立当年,乐纯就获得数百万人民币的天使轮融资;2015年,该公司获得数百万美元的A轮融资;2016年,乐纯完成B轮融资,金额未透露,投资方为麦星投资、真格基金;2018年,乐纯宣布获得由可口可乐领投的数亿人民币战略投资。

多轮大额融资,甚至获得可口可乐的垂青,看好乐纯也就是在看好酸奶产业。

但是,酸奶行业近年来奉行的高端、高价、低温战略并未能助其扶摇直上九万里。

凯度消费者指数显示,2021年,牛奶需求稳步提升。相比之下,酸奶的境遇比较糟糕,销售额下降了7.8%,酸奶在各个价位的平均售价也在稳步下降。

今年5月,新希望乳业在一场线上交流会上指出,低温酸奶过去两年行业表现疲软。君乐宝方面在今年4月也坦言,酸奶行业整体增长遇阻。

由此看来,打得火热的酸奶市场进入调整期。

酸奶不景气,乐纯马上试水爆火的即食奶酪。目前,乐纯推出三款奶酪产品,主打配料纯净,如低钠、0蔗糖等,可是这样的概念在即食奶酪市场也是稀松平常。

乐纯为了营造出自身产品的“纯净”,甚至在营销时点名道姓,拉踩同行业其他品牌,该行为也被执法机关处罚。

天玛智控业务依赖大股东,独立性及同业竞争问题遭上交所质疑

作者|徐墨

编辑|陈鑫鑫

又一家上市公司在筹划“A拆A”上市。

上交所公告显示,11月23日,北京天玛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天玛智控”)将接受上会审核,闯关科创板。天玛智控本次IPO属于“A拆A”上市,即天地科技(600582.SH)拟分拆子公司天玛智控至科创板上市。

招股书显示,天玛智控从事煤矿无人化智能开采控制技术和装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

天玛智控与控股股东天地科技、间接控股股东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煤科”)之间的业务联系紧密,关联交易频繁。对此,上交所在两轮问询中反复要求其论证独立性、同业竞争等事项。

业务依赖大股东且存同业竞争嫌疑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2年11月16日,天玛智控的控股股东为天地科技,天地科技持有该公司68%的股份;间接控股股东为中国煤科,中国煤科通过子公司天地科技,间接控制天玛智控68%的股权。

然而,天玛智控与天地科技、中国煤科之间的业务关系十分密切,天玛智控经营独立性存疑。

首先,品牌商标方面,中国煤科将其持有的若干注册商标许可给天玛智控及其子公司使用。这一做法引起了上交所的关注,在两轮问询中,上交所均问及上述情形。据第一轮问询回复,天玛智控存在将“中煤科工”“煤科”“CCTEG”等被授权商标用于媒体宣传、子公司名称、产品及产品包装和日常办公场所的情形。

2019—2022年上半年(下称“报告期”),天玛智控使用中国煤科授权商标产品及服务产生的收入分别为6.21亿元、11.59亿元、15.48亿元、9.24亿元,占各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均为100%。

对此,在第二轮问询中,天玛智控也明确表示,使用上述被授权商标可以提升该公司的品牌形象,对该公司业务经营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但被授权商标产品的销售对相关商标没有依赖性。

天玛智控称使用授权商标可以提升品牌形象从而促进销售,而后又说被授权商标产品对商标没有依赖性,该解释前后存在矛盾,略显牵强。

其次,天玛智控与中国煤科、天地科技还存在较多客户重叠的情况,其客户开发上或颇为依赖中国煤科及天地科技。

招股书显示,天玛智控从事煤矿无人化智能开采控制技术和装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其三大主要产品(SAM系统、SAC系统及SAP系统)聚焦在智能采煤这一业务场景。

而中国煤科、天地科技的产品包括采煤机、刮板输送机、液压支架、连采机和胶带运输机等。据第二轮问询回复显示,天玛智控的产品可以与中国煤科、天地科技的产品共同配合使用,完成煤矿智能化开采任务。因此,从产品应用场景角度来看,天玛智控的产品与中国煤科、天地科技具有适配性,联系相对紧密。

或因如此,天玛智控与中国煤科、天地科技还存在较多客户重叠的情况,包括国家能源集团、中煤集团、山东能源集团、陕煤集团。2019—2022年上半年,天玛智控向上述四名共同客户提供的产品及服务收入占各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4.56%、55.17%、49.43%、48.38%,占比虽逐年下滑但仍较高。

而彼此业务联系密切,互相交织,也容易产生同业竞争问题。

时代商学院梳理资料发现,中国煤科及天地科技业务板块众多,但多数与煤矿开采有关,天马智控的“煤矿无人化智能开采控制技术和装备业务”可能与其他兄弟企业业务类似,存在实质上竞争的嫌疑。

关于同业竞争,《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公司证券发行上市审核问答》(2020年6月)显示,同业竞争的“同业”是指竞争方从事与发行人主营业务相同或相似的业务。核查认定该相同或相似的业务是否与发行人构成“竞争”时,应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结合相关企业历史沿革、资产、人员、主营业务(包括但不限于产品服务的具体特点、技术、商标商号、客户、供应商等)等方面与发行人的关系,以及业务是否有替代性、竞争性,是否有利益冲突,是否在同一市场范围内销售等,论证是否与发行人构成竞争。

科创板相关业务规则未对同业竞争进行详细说明。不过,上交所在两轮问询中均要求天玛智控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结合中国煤科、天地科技历史沿革、资产、人员、主营业务等方面与发行人的关系,以及业务是否有替代性、竞争性、是否有利益冲突,是否在同一市场范围内销售等,论证中国煤科、天地科技是否与天玛智控构成同业竞争。

对此,天玛智控表示:“公司与中国煤科、天地科技及其下属子公司不存在相同、类似业务,不存在同业竞争或潜在同业竞争情况。”但上交所认为,不能简单以细分产品不同等认定不构成同业竞争。

可见,天马智控的解释似乎难以消除外界的疑惑,天地科技、中国煤科与天玛智控的同业竞争嫌疑仍然较大。

各类关联交易频繁,经营独立性存疑

天玛智控不仅在商标、产品、客户资源等方面与中国煤科、天地科技联系紧密,还与他们存在关联销售、关联采购等经常性关联交易,以及资金拆借、代收代付政府补助等偶发性关联交易。

招股书显示,2021年,中国煤科(含下属单位)是天玛智控的第五大客户,天玛智控对其销售金额达6590.83万元。这里所指的中国煤科包括山西天地王坡煤业有限公司、中煤科工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中煤科工集团智能矿山有限公司、天地科技、中煤科工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等合计16家主体。

其中,天地科技既是天玛智控的客户,又是其供应商。2019—2022年上半年,天玛智控对天地科技关联销售金额分别为374.03万元、180.13万元、953.86万元、608.7万元。同期,该公司向天地科技关联采购金额分别为23.83万元、72.68万元、0元、0元。

除了天地科技,报告期内天玛智控还对关联方中煤科工集团智能矿山有限公司、山东能源重装集团天玛电液控制装备工程有限公司等9家公司也发生既采购、又销售的情况。对此,上交所在第一轮问询中要求天玛智控说明“既向关联方采购、又向关联方销售的原因”。

天玛智控解释称,这主要是因为公司为满足自身生产和客户的需求,向部分具有专业服务或生产制造能力的关联方采购相应服务或配套产品,并向部分具有智能矿山工程总承包和场景级系统集成的关联方销售SAC、SAM、SAP系统产品,不存在向关联方采购和销售同种产品的情况。

但对于关联交易的必要性,天马智控并未作过多解释。对于关联交易的价格也未与非关联方仔细比较,仅简单称“关联交易价格公允”。

资金拆借方面,2019—2021年,天玛智控每年皆向天地科技借款2000万元,合计6000万元。

对此,天玛智控在招股书中表示,公司因生产经营需要,与天地科技签署内部借款协议,参照同期市场利率或天地科技统借统还利率计算利息,定价公允。

因此,天玛智控还存在向天地科技支付利息的情况。2019—2021年,天玛智控向天地科技支付的利息分别为77.11万元、125.52万元、94.2万元。

此外,报告期内,天玛智控还通过天地科技代收中央预算内资金3008万元。

不仅如此,报告期内,天玛智控与关联方还存在代收代付政府补助、奖励款等情况,比如天地科技代收政府补助,而后转付给天玛智控;天玛智控代收政府补助后转付给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等。具体如图表4所示。

结合上述情形,天玛智控与中国煤科、天地科技之间各类关联交易频繁,该公司经营独立性存疑。

责任编辑:CF001 点击阅读全文(剩余0%)

近日,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网络交易执法领域典型案例中就包括乐纯损害竞争对手商品声誉案。

2021年10月,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根据举报线索,对乐纯涉嫌诋毁竞争对手商品声誉的违法行为立案调查。经查,乐纯在其天猫旗舰店对所售的乐纯儿童乳酪棒进行宣传,宣传视频中乐纯称,妙可蓝多奶酪棒和百吉福成长奶酪含有大量的添加剂,吃多了会影响孩子身体发育,暗示选择妙可蓝多奶酪棒、百吉福成长奶酪等类似奶酪棒是错误的选择,选择乐纯儿童乳酪棒才能“不踩坑”。

乐纯上述行为属于损害竞争对手商品声誉的商业诋毁行为,执法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有关规定,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对其作出罚款10万元的行政处罚。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指出,个别违法经营者通过不正当手段,歪曲竞争对手商品的真实情况,编造错误信息误导消费者,不但干扰消费者的正常选择,而且损害了竞争对手的商品声誉。

辅食行业待整治

“乐纯从酸奶到奶酪,再到奶酪果泥辅食,其实也是反映出酸奶行业的疲弱,比如简爱也推出鲜奶产品。其实核心原因还是在于当前情况下,各个企业都在增加新的可能性。”乳业专家宋亮向记者表示。

乐纯这次入局的婴幼儿辅助食品又是一个怎样的行业呢?

婴幼儿辅助食品同奶酪一样,也是“舶来品”中的一员,很早就出现在市面上,产品早期以达能、雀巢等外资品牌为主,但是该品类声量较小。

随着“精养”概念的出现,年轻父母对婴幼儿辅助食品接受程度显著上升,国内也有婴童食品企业开始瞄准这一方向。

“目前辅零食市场规模处于高速增长状态。2019年,整体辅食市场行业分析为300亿的规模,2020年整体上升40%的市场。辅食属于‘舶来品’,早期以肉松、果泥、米粉等品类为主。种类稀少、结构单一的欧美品牌难以满足新一代家长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在此前提下,国产品牌正在崛起。”有辅食从业者告诉记者。

“中国人的饮食结构更加多元,中国婴幼儿的饮食习惯和国外存在很大差异,所以适合中国婴童饮食习惯的主辅食,需求未被完全开发,渗透率远远低于西式辅零食。”国内某辅食品牌相关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辅食市场相较于零食市场受到巨头压制的阻力会小一些,并且辅食的作用是让婴幼儿的消化系统习惯日常的饮食,这是长生命周期、高复购的刚需品类。”

金钱永不眠,资本也看到此处可能孕育着巨大的商机,开始向婴童食品领域撒网。如品牌名称极为相似的米小芽、窝小芽备受资方青睐。

米小芽在成立初期吸引到演员章子怡、梅花创投等投资公司,为米小芽提供300万元的天使轮融资;2018年,米小芽接连完成Pre-A以及Pre-A+轮融资;2021年5月,米小芽完成A轮融资,同年8月进行股权融资。

窝小芽仅在2021年就完成三轮融资,前两轮融资规模均为数千万人民币,第三轮则高达亿元人民币。

资本频频加持,却并未使行业规范。

2019年,米小芽旗下“米小芽果蔬蝴蝶面”为普通预包装食品,非婴幼儿辅助食品。米小芽为增加该商品被搜索的概率,提高商品销售量,在商品名称中加入“婴幼儿”这一搜索关键词,使消费者误解该商品为婴幼儿辅助食品。

因对商品作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宣传的行为,违反相关规定,被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没逾2万元。

米小芽产品名称虽然已经不再直接添加“婴幼儿”,但是记者在米小芽天猫官方旗舰店向客服询问一款名为“敖汉有机黄小米粥米糊营养杂粮”的产品是否为辅食时,客服称,“可以当做辅食,但不是婴标产品。”

上述产品生产方为敖汉旗惠隆杂粮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食品生产许可查询中,该工厂并未持有婴幼儿辅助食品的生产资质。

窝小芽旗下一款名为“一周米”的产品,生产厂商为杭州滋民食品有限公司,该公司也没有生产婴幼儿辅食的许可。窝小芽天猫官方旗舰店客服却向记者确认该产品为辅食。

深究米小芽、窝小芽的产品就会发现,这些品牌旗下确有符合婴标的产品,但是在整体产品中比重较低。米小芽在天猫官方旗舰店共有67款产品,婴标专区却只有11款产品。窝小芽天猫官方旗舰店共203款产品,婴幼儿系列产品只有10款。

“没有生产资质的厂商生产,这种最起码是有打擦边球的嫌疑。当下的婴辅食市场处五花八门之状,令消费者眼花缭乱,甚至有些企业的产品标识不明不清,产品鱼龙混杂,婴辅食的投诉案例也在日增。”有婴童食品行业人士告诉记者,“解决之道在于政府加强其监管,行业加强其自律。”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向记者表示,婴幼儿辅助食品市场关键的问题在于很多企业都是“挂羊头卖狗肉”,行业鱼龙混杂、参差不齐。

裁员、涨价,主题乐园也救不了迪士尼!71岁传奇CEO重返救火

主题乐园救不了迪士尼?

近日,娱乐传媒巨头华特迪士尼公司发布公告宣布,罗伯特·艾格(Robert A. Iger)将接替首席执行官鲍勃·查佩克(Bob Chapek),在未来两年里担任迪士尼首席执行官一职。

罗伯特·艾格此前在迪士尼工作超过40年,并在2005年至2020年担任首席执行官一职;2020年其将职位交给鲍勃·查佩克之后担任公司执行主席,直到2021年底退休。

仅仅时隔11个月,这位前CEO为何重返迪士尼并重掌帅印?

这一高层变动背后,迪士尼刚交出了一份令市场不甚满意的财报。11月8日,迪士尼发布了2022财年(2021年10月3日-2022年10月1日)第四财季和全年报告,全年净利润为2.5亿美元,同比下降0.4%;全年营收827.22亿美元,同比增长23%。

华特迪士尼董事长Susan Arnold在一份声明中说,"董事会认为,随着华特迪士尼开始进入一个日益复杂的行业转型期,艾格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能够领导公司走过这一关键时期。"在宣布这一人事消息之后,华特迪士尼股价在11月21日大涨6.3%。

从乔布斯手中收购皮克斯,如今71岁再回归

1951年2月出生在纽约的罗伯特·艾格,如今再次接掌迪士尼时,已经71岁了。

艾格的职业生涯开端与文化娱乐业并不无太大关系,不是常青藤名校毕业的他,先是做了一年的天气预报员,此后经介绍加入美国广播公司(ABC),从初级工作室监制开始逐步做到总裁。

1985年,ABC被大都会通讯公司合并;1986年,大都会被迪士尼所收购,艾格的人生与迪士尼开始交汇。从ABC到迪士尼,艾格经历了多达14个岗位,包括跨部门、跨业务领域、跨地区的调动,也完成了向全方位娱乐业高管的转变。

于2005年,艾格接替在内部纷争中失败离职的前任CEO迈克尔·艾斯纳,成为华特迪士尼的掌舵者。

彼时的迪士尼,正经历着企业发展史上的黯淡时刻。

内容制造起家的迪士尼,曾在20世纪年代初创造出一个个经典的动画角色,包括白雪公主、米老鼠米奇、唐老鸭、小熊维尼、布鲁托等等至今还耳熟能详的经典IP。这给迪士尼带来巨大财富,并在之后逐渐打造出以IP为核心的影视娱乐、主题乐园及商品零售、有线电视等全产业链运作模式。

不过,在1966年迪士尼创始人华特·迪士尼逝世后,迪士尼公司输出作品产量和质量面临下降。尤其在20世纪初前任CEO艾斯纳对IP创作持续不重视下,迪士尼第二大收入支柱--以迪士尼电影动画发行收入为主的影视娱乐在2000-2003年期间均低于全球增速。

艾格履新之后的第一次董事会,就直言不讳地指出当时迪士尼的困境,即近十年来尽管推出了不少动画电影,但没有一部爆款。艾格称自己参加了香港迪士尼乐园开园游行队伍,然而发现没有一个卡通形象是近十年所创造。

之后,艾格开启了近乎疯狂的IP收购之旅,持续扩充了迪士尼的内容库。其中,艾格修补了与乔布斯组织成立的皮克斯动画工作室的关系,几次拜访打动了乔布斯,并最终在2006年直接花74亿美金买下皮克斯动画工作室。

除了皮克斯,艾格先后推动迪士尼在2009收购漫威,2012年收购卢卡斯,2018年以713亿美元天价收购20世纪福克斯大部分资产,从而拥有了娱乐产业最为知名的三大品牌。

一连的收购让迪士尼揽下了漫威、复仇者联盟、星球大战、总动员等多个系列IP,把迪士尼推上娱乐龙头宝座。以漫威电影为例,自迪士尼收购后漫威电影持续扩张,几乎推出的每一部电影作品票房都超过3亿美金;在艾格任期内,迪士尼还发行了名列全球影史票房前茅的电影《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更有数据指出漫威系列衍生每年收入超过10亿美元。

在迪士尼发展历史上,艾格扮演的几乎是改写命运的传奇人物角色。按照迪士尼官方评价,罗伯特·艾格"帮助迪士尼建立了世界上最成功和最令人钦佩的媒体和娱乐公司之一,在担任首席执行官期间将公司的市值增加了五倍"。

除此外,艾格任内的另一大成就是为迪士尼拓展了中国市场,尤其是上海迪士尼乐园项目的推进和落地。艾格曾在其自传《一生的旅程》中提到,为了上海迪士尼乐园开园这一幕他等了18年,来中国整整40次。

裁员、新业务亏损,迪士尼需要"救火"

罗伯特·艾格曾数次公布退休计划,最早是在2011年表示将在2015年退任CEO,随后又多次宣布退休计划延后。

2020年2月,艾格正式卸任迪士尼公司首席执行官,新任CEO由鲍勃·查佩克接替;艾格出任迪士尼执行董事长,指导公司的创意工作,直至2021年12月其与迪士尼的合约到期,正式从迪士尼退休。

新任CEO查佩克接棒之时,全球遭遇了疫情的冲击,迪士尼旗下所有的主题公园、零售店和电影院线迎来了长达一年的全面关闭。

因此,迪士尼四大业务板块中的主题公园、体验及周边产品和内容制作娱乐的收入都大受影响,这两大板块长期以来合计贡献了迪士尼超一半的收入。2020年,这两个板块收入分别下跌37%、13%,导致迪士尼2020财年整体营收下降6.1%至653亿美元,净亏损28.32亿美元。

压力之下,迪士尼在2020年9月底对主题公园等部门的2.8万名员工进行了裁员。

随后在2021年,随着加州迪士尼乐园率先开放,迪士尼全球六大迪士尼主题乐园及度假区相继全部恢复开放,迪士尼的主题乐园、体验和产品部门的营收和盈利重回轨道。2021年财年,迪士尼营收674.18亿美元,同比增长3%;净利润19.95亿美元,同比扭亏为盈。

随着主题乐园等传统业务的恢复,这两年被迪士尼视为增长重点的流媒体业务却仍面临亏损。

2019年,艾格在任期间推出流媒体服务Disney+,开启了迪士尼的流媒体时代。迪士尼的媒体网络业务,指将旗下作品以及授权的第三方作品在电视、广播等媒体平台上面向用户播放(类似电视剧、电影、长视频等作品播放平台),叫板劲敌Netflix(奈飞)。

迪士尼独有的影视IP,再加上疫情催化下的用户习惯渗透加速,近两年迪士尼在流媒体业务上确实收获了一定的用户增长。截至今年10月,Disney+总用户规模达1.64亿,全平台用户规模达到2.36亿,超过同期Netflix公布的全球用户2.23亿。

不过,为争取新用户,迪士尼在流媒体业务上投入的内容及生产成本也在大幅增长。11月8日披露的2022财年业绩显示,迪士尼流媒体业务全年营收195.6亿美元,同比上一财年增长20%,营业利润为亏损40.2亿美元,同比上一财年亏损扩大139%。

这引来了外界对于在任CEO查佩克管理水平的不满,早前CNBC财经评论员甚至呼吁辞退查佩克。而在查佩克退任公告数天前,一份流出的查佩克所作的内部报告显示,迪士尼公司正在有针对性地暂停招聘计划,并计划"少量裁员"来控制成本;查佩克亦在近日表示迪士尼全球乐园或将会进行新一轮涨价。

如今,艾格重新接掌迪士尼这座娱乐王国,颇有些"救火"的意味。

在查佩克退任前,华特迪士尼股价在今年以来已下跌大约41%;而在宣布艾格回归之后,华特迪士尼股价在11月21日(美东时间)大涨6.3%。

市场有分析认为,艾格回归的当务之急或许是尽快恢复盈利及控制成本,以及对流媒体业务的模式进行重新探索,重振业绩增长。

"除了流媒体业务亏损,其实艾格如今重返迪士尼最大的难处,就是与当年首当CEO一样面临着内容产出上的尴尬,2020年之后迪士尼的动画作品几乎没有特别成气候,即便是漫威推出的新系列电影口碑均比较一般。"一名文娱从业人员说道。"《蚁人3》《阿凡达2》即将上映,看能不能挽回一下这两年的颓势了。"

责任编辑:CF001 点击阅读全文(剩余0%)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转载请注明出处。

乐纯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网友点评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