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打赏直播“防沉迷”开启,未成年人“戒瘾”需全社会勠力同心

作者:今午信息网 来源:国内新闻 2022-05-08 我要评论( )

网络直播打赏又出新规。5月7日,国家网信办等4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网络直播打赏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禁止未成年人参与直播打赏,严控未成年

网络直播打赏又出新规。5月7日,国家网信办等4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网络直播打赏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禁止未成年人参与直播打赏,严控未成年人从事主播等。自去年对未成年人参与网络游戏、短视频娱乐等领域进行重点专项规范治理之后,今年未成年人防沉迷治理措施进一步加强。

《意见》进一步细化落实了直播打赏领域未成年人防沉迷治理规则。以多个维度切入,切实关注未成年人参与直播打赏的问题,提出细节性的规则包括:禁止未成年人参与直播打赏、严控未成年人从事主播、优化升级“青少年模式”、(直播平台)建立专门服务团队、规范重点功能应用、加强高峰时段管理、加强网络素养教育等多个方面,进一步细化未成年人防沉迷治理措施,并将防沉迷责任落实到基层,以体系化的制度设计保障直播打赏领域未成年人防沉迷治理的落实。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青少年成长过程中面临的诱惑也越来越多。一方面青少年缺乏抵御诱惑的能力,而互联网娱乐多是以“成瘾性”娱乐方式为卖点。未成年人容易被各类在线娱乐方式抓住注意力,占据未成年人宝贵的学习、成长、体验的时间。另一方面互联网娱乐内容缺乏区分,往往提供超出未成年心智承受力的娱乐产品,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不利影响。所以青少年参与娱乐,包括游戏、影视综艺、直播打赏、短视频等诸多娱乐内容的时候需要加以限制。不仅仅是防止青少年沉迷,还要对青少年参与演出、青少年内容供给适当性、青少年实名参与等诸多方面进行限制。

《意见》进一步强化了未成年人防沉迷治理的监管细节。比如禁止未成年人打赏,这个表述十分明确,未成年人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打赏行为本身就应该是无效的,可撤销的。比如禁止未成年人从事主播,这项规则可以有效防止部分家长将孩子作为摇钱树。

《意见》具备可执行性,且考虑了诸多细节。但个人认为,未成年人防沉迷不仅仅是有一套规则就能解决问题,在规则落地的过程中,各方要参与到规则执行上来,包括:

其一,互联网平台需要进一步落实实名制。不仅仅是实名注册,而且要在使用时认证用户身份。如今很多网络游戏已经嵌入了脸部识别等实名认证,在游戏过程中随机发起认证,这很好地杜绝了未成年人借用父母的手机和账号来玩游戏的行为。未来,无论是直播打赏、短视频都可以考虑加入这个认证机制。以确定使用者为用户本人。

其二,内容创作者需要提供更加优质的内容,平台和监管层可以考虑内容分级和精准内容推送。既要通过审核来加强未成年人内容供给优化,也要通过激励来增加未成年人优质内容的供给投放,提供更多未成年喜闻乐见,又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内容。以内容的质量来占据未成年人的时间,替代那些低质量、低俗的内容。

其三,家长不能置身事外。实际上很多未成年人沉迷的问题根源在于家长,家长忽视教育做“甩手掌柜”,从客观上导致未成年人无事可做,继而沉迷于网络。在娱乐供给上,要更多地强调现实世界的娱乐供给,比如亲子旅游、夏令营,比如近期教育部推动中小学生学习做菜和修理家电,让孩子更有动手能力,喜欢上现实世界的娱乐,增强动手能力。另一方面在家长观念上,也要对家长强调未成年沉迷的危害,帮助家长构建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

此次《意见》的发布说明政策层面对未成年人防沉迷治理依然十分重视,未来未成年人防沉迷治理将逐步体系化、常态化、规则化。但光有政策不足以解决所有问题,未成年人防沉迷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参与的大工程,只有学校、家庭、互联网企业、自媒体、政府共同携手,才能为未成年人营造良好成长环境,让青少年有能力支撑中国美好的未来。

文/盘和林

校对卢茜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直播打赏,未成年人保护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