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以来,安徽合肥多次优化调整楼市政策。6月27日,合肥市房地产业协会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合肥楼市限购政策再次调整,放宽企业及外地人购房限制。
业内人士指出,合肥此次新政是对之前政策调整的进一步补充,以补足市场调控预期目标,预计随着利好政策的不断推出,下半年合肥楼市将逐步恢复,成交降幅会进一步收窄。
合肥楼市政策持续宽松
据合肥市房地产业协会微信公众号信息显示,此次合肥楼市政策调整的内容具体为:户籍登记在市区的集体户、投靠亲友家庭户籍,与市区户籍家庭具有相同购房资格;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购房资格认定中,社保、个税认可追溯补缴;法人、非法人组织可以购买市区范围内的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其中,新建商品住房需为开发企业自行销售的房源;限购资格查询时,非限购区域住房(新站区、瑶海区、新桥产业园)不再计为家庭住房套数,刚需资格认定标准不变。该政策从6月26日起执行。
对此,安徽省区贝壳研究院院长余路晴指出,此次合肥政策调整非常及时,也备受市场关注,主要内容为进一步放松限购,更好地满足新市民购房需求。例如,补缴6个月社保或个税可购房等举措,对吸引外来人口在合肥置业起到了积极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以来,合肥多次优化调整楼市政策。5月10日,合肥房地产限购政策迎来调整,瑶海区、新站区取消限购;其他区域的外地户籍购房者在合肥两年内累计正常缴纳6个月社保即可购买商品房;合肥户籍的购房者可以在限购区域购买第三套二手房。5月23日,合肥出台政策,二孩及以上家庭且子女未满18周岁购新房可享首付三成起。6月11日,合肥对公积金贷款额度进行调整,单方最高贷款额度由45万元提升至55万元,夫妻双方最高贷款额度由55万元提升至65万元,同时延长二手房贷款年限,贷款期限加房龄由最长不超过30年调整到最长不超过40年。
“助力提振楼市信心”
一系列政策调整后,市场普遍关心的是能否助推楼市回温。“从实际情况来看,5月10日政策出台后,合肥新房、二手房市场虽然出现明显回温,但从第三周开始,市场呈现后劲不足的状态,没有完全达到政策调控预期的效果。”余路晴如是说。
此次合肥政策再次“松绑”,或继续为低迷楼市注入强心针。在余路晴看来,此次新政将补足市场调控预期目标。从楼市成交量价情况来看,根据中指数据显示,今年1-5月,合肥商品住宅销售面积244.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2.9%,降幅较大,市场活跃度仍显不足;价格方面,根据中国房地产百城价格指数,今年以来,合肥新建住宅价格整体平稳运行,5月环比上涨0.03%,基本处于横盘状态。
另据同策研究院最新统计显示,今年6月份,合肥商品住宅成交40万平方米左右,同比下降42.7%(6月全月数据根据1日-26日市场数据预估获得,下同)。整体来看,今年上半年合肥商品住宅成交规模为26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1.2%;此外,在供应方面,上半年合肥商品住宅供应量为19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2%。
在此背景下,余路晴认为,此次合肥政策进一步放松很有必要,有助于提升当前购房者入市信心,对合肥楼市的稳定、健康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同策研究院研究总监宋红卫也表示,今年以来,合肥市场利好政策频出,且放松的尺度也越来越大,从落户买房政策调整到社保补缴以及外地人购房限制放宽,给市场注入了一定的信心。
供图/贝壳研究院
下半年合肥楼市热度有望回升
在宋红卫看来,合肥市场整体基本面较好,2021年,合肥流入人口9.6万人,新房库存量为284万平方米,去化周期为6-7个月,绝对库存量不高;加上政策利好不断,在一定程度上推升了合肥土地市场的热度。
值得一提的是,合肥2022年度第二次土拍热度较高,38宗地块全部顺利成交。从竞买企业名单可以看出,尽管本批次供地仍然以国企、央企参与土拍为主,但是民营房企参与本次土拍热情也较高,民营房企参拍比例超过50%。
众所周知,从时间节点上,6月份是验证市场成色的重要节点,也将给下半年市场定调。因此,接下来合肥楼市的走向至关重要。在政策出台后,合肥楼市将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
6月24日,业界就传出合肥再次放松限购的消息。据余路晴介绍,该消息传出后,周末两天(6月25日、6月26日),售楼部客户量有一定程度增加,二手房带看量和交易量也有一定程度增长,短期效果明显,但长期政策效果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宋红卫也认为,随着利好政策的不断推出,预计下半年合肥楼市将逐步恢复,成交降幅会进一步收窄,但难以扭转今年整体下行的趋势。
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分院院长张波表示,目前包括合肥在内,不少热点二线城市的政策都在限购层面“撕开口子”,相比于三四线城市,二线城市的需求支撑力度依然偏强,同时还存在大量的潜在购房人群。通过限购的放松,可以提前拉动潜在购房人群进入市场,成交量上升的同时,会有效带动市场热度的回升。
不过,张波同时指出,限购放松有两点需要关注,一是对本身每年人口净流入较多的城市作用明显,但这也是需求的一种透支,虽然会带动当下楼市热度提升,但长期支撑性不强;二是对于本身潜在需求乏力的城市而言,限购是否取消对市场影响不大。
新京报记者张晓兰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