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气温骤降,北京各大雪场也进入到了开板前的最后冲刺阶段。12月5日,北京商报记者连线北京多家滑雪场获悉,各大雪场正紧锣密鼓地积极造雪,虽然受疫情变化影响,目前部分雪场“开板”时间有所延后,但教练们已经集结完毕,开始相关恢复性训练和培训工作,准备迎接今冬的首波客人。雪场相关配套设施的升级改造也被提上日程,面对北京冬奥会后的第一个雪季,各雪场加码布局,后冬奥时期冰雪经济红利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释放。
虽然今年的雪季要比往年来得更晚一些,但京城的各大滑雪场早早就为开板做起了准备。
“受疫情变化的影响,我们雪场具体的开板时间还要等相关通知。但从雪场内部来说,包括人员准备、软硬件设施等方面都已经达到开业标准了。”北京军都山滑雪场市场总监王骥说道,“目前雪场除高级道以外的雪道造雪工作已完成,正处在压雪过程中,预计12月8日前就可以全部完成。高级道预计在元旦开放,因为高级道的道面较长、海拔较高,所以还需要一段时间来进行准备。”
北京万科石京龙滑雪场总经理刘英凯表示,雪场也正在进行相关的造雪工作,目前雪场的中级道、初级道已经完成造雪,延庆区晚上气温在零下十几摄氏度,晚上造雪完全可以存住,雪场正在对整个市场环境经营研判,待到时机成熟了立刻“开板”运营。
位于房山区的北京云居滑雪场现在也正处在紧张忙碌的准备工作中。云居滑雪场经营者蔡晓林表示:“雪场一共有8条雪道,目前已经完成了2条雪道的造雪工作,因为今年的气候比往年要好,温度非常适宜造雪,所以剩下的雪道也即将在一周之内完成造雪,另外,雪场的餐厅也正在准备当中,准备迎接‘开板’时刻。”
此外,据北京怀北国际滑雪场公众号,该雪场2号道、4号道、5号道、9号道已经造雪完毕,其他雪道正在全力造雪中。开业时高速缆车B索、4人吊椅A索同时开放,夜场也将同时开放。
除了在硬件设施上做着准备以外,各大滑雪场在雪场教练的培训上面也很“下功夫”。
“很早之前我们就开始着手进行教练的人员招聘,目前到场的教练大概是100名,新老教练的比例在1:1,这是雪场开业初期的标准,实际上到过年前,我们的教练人数会增加到200名。”王骥进一步介绍,“目前我们也在对教练进行相关培训,首先,针对理论培训会进行纸面上的考试,随后我们会让这些教练进行上雪的实际操作,包括滑行等技巧的培训。”
剧本杀上线外卖版,百元服务费谁买单
依托于线下实体店的剧本杀业务,如今也在寻求新业态。近段时间剧本杀外卖热度持续升级,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剧本杀外卖的费用方面,往往包含盒装本、服装租借、道具等游戏必备元素,另有DM(即剧本杀主持人)跑腿费通过议价确定,客单价在108-328元左右。部分商家已借此实现外卖业务收入总金额超越实体店内生意,更有DM的订单已排到两周后。然而现阶段,剧本杀外卖更多服务于自行拼团的店铺熟客或公司团建,并非新人玩家的首选,与此同时,开在店铺外的剧本杀,沉浸式效果和安全性问题也大打折扣,令部分玩家不满,外卖业务究竟要如何运作才能有效撑起剧本杀门店的营收,还有待探索。
服务到任何地点
疫情所导致的营业环境不稳定,让剧本杀这一社交娱乐项目在休业与重张间来回反复,也因此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营业限制。当线下实体店暂时歇业难以避免,但玩家对“开本”的期待依旧,新兴模式便因此催生,剧本杀外卖也在这一背景下应时而至。
公开资料显示,剧本杀外卖自2021年底逐步现身于市场,并于2022年3-5月间逐渐在北京走红,一度成为剧本杀门店的业务标配。位于朝阳区的某剧本杀门店店主谭文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最初想做剧本杀外卖,纯粹是觉得无非是换个地点开本,还多了一个收入渠道,送“本”上门也回应了顾客的居家需求。
北京商报记者也注意到,剧本杀外卖也往往与酒店剧本杀、露营剧本杀结合发展。“店内的剧本杀外卖基本是服务于5人以上的玩家群体,顾客起初主要源自年轻家庭和合租友人,慢慢有一些小型公司或是互联网公司这类工作氛围相对活跃的客群,为组织团建预订上门开本,此外还有不少露营爱好者感兴趣。”谭文谈道,5月以来店里开门营业断断续续,就投注了更大精力在剧本杀外卖上,入冬后玩家更愿意宅在家娱乐,11月的外卖业务也因此超越了线下门店的收入。
“但11月也是我们最累、最操心的一个月。”谭文进一步补充,寒潮过境、大风降温的那个周五,他和DM出发前往延庆区,开本和一系列游戏下来,DM中途不好意思打断派对氛围,导致结束时已经凌晨1点,因为是店里熟客减免了跑腿费,还附赠零食饮料,又不敢停留抓紧返回城区,因为第二天中午还有一场要在石景山区开本,是提前两周预订下的,门店也要开门迎客,如今订单已排至元旦假期后,基本都是“欢乐向”“爱情向”的剧本。
玩家:尝鲜为主,少有复购
“以前都是买点快餐零食带到店里,现在边吃火锅边剧本杀,太方便了。”但玩家赵女士也谈道,没有店里的氛围灯光、服装加持,加上饭店难免喧嚣,DM和玩家们很难入戏,但价格却高于店内,还需要提前预订,所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仍会以店内体验为主。
玩家曾先生则表示,假期和朋友们在郊区民宿玩,也曾讨论是否要叫剧本杀外卖来开本,但没法与店家充分沟通,担忧大老远把DM叫来剧本不合口味,却也无从调换,最终作罢。此外,剧本杀外卖需要自行组队,选到了心仪的剧本,人数却不足以开本也是问题。
而玩家对此报以“尝鲜”的消费态度,也让剧本杀外卖的总体销量不太好看。仅以大众点评为例,以“剧本杀外卖”作为关键词检索,北京已有近50家剧本杀开出外卖套餐,从销量来看,仅1家销量达128份,3家的销量到达两位数,绝大多数为0,与成百上千份的店内剧本杀销量更是难以相提并论。
成本方面,某团购平台数据显示,剧本杀外卖的套餐价格在138-999元间,其中部分为客单价,部分为整单总价。但北京商报记者也注意到,同个剧本店内开本往往价格高于外卖10-30元左右,而DM跑腿费需要另外支付。谭文帮北京商报记者算了一笔账,正版盒装剧本多数价格在500元左右,城市限定本则需要上千元,为了不断充实剧本库存,每季度用于引进剧本的花费就超万元,此外门店需要负担房租,DM外出需要额外补薪,外卖作为店里的新业务要压价一成来引流,外卖客单价基本在108-328元左右,单次利润率其实低于门店。
店主:撑不起业务但不可或缺
“指望外卖撑起整个门店营收是不可能的,从外卖入坑的新人剧本杀玩家还是太少了,因为不需要特殊培训店内DM直接就能上岗,因此,加入外卖业务的店家又太多了,现在几乎每家店都在做。”某剧本杀门店负责人陈女士向北京商报记者进一步说明,店租、人力、水电不会因为关门就停止扣费,既然有新业态就要硬着头皮做,先走一步看一步。目前还在尝试在上门开本的同时,也赠送些大富翁、狼人杀等派对游戏的免费体验时长,也为回头客开折扣、给低价,尽量让玩家留个好印象,争取再度下单。
与此同时,在安全问题上,不仅是玩家们有所顾虑,DM也有担忧。在防疫方面,多数剧本杀店铺会在外卖简介中标注,店内确保盒装剧本和道具消毒,上门DM和工作人员疫苗三针、48小时核酸俱全,玩家也需要提前提供健康码,并准备通风、干净的环境。
“作为女生,只身前往陌生的地点,如果是熟客还好,如果是陌生的顾客又地点偏僻,难免会犹豫是否要接单。”DM小伊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剧本杀外卖主打的就是给玩家提供更多的游玩便利,但玩家指定的开本场景、环境因素不受DM或店主控制,一旦玩家有所不满、反应激烈,DM往往陷入孤立无援、难以应对的局面。
投资分析师高嘉认为,剧本杀外卖存在复购率较低、活跃在熟客小圈子内的问题,难以带动大盘用户,未来的发展模式仍待探索。但正值剧本杀行业走向洗牌期,外卖业务能够作为经营者提升人才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有效渠道,而用好社群效应,也能调动玩家兴趣,稳固现有玩家群。
北京商报记者郑蕊韩昕媛
责任编辑:CF013 点击阅读全文(剩余0%)
云居滑雪学校校长顾广泉说道:“目前由于疫情的影响,雪场的教练暂时还没到齐。现有的部分教练平时不仅要做滑雪专项理论培训,还会配合雪场干一些开业前期准备工作。除了需要掌握滑雪教练教学流程外,等到雪场缆车工程结束后会让教练上雪适应,还要在雪道上复习滑雪的动作。另外,对于一部分初级教练的动作升级,我们会对其进行强化理论培训上岗,从中级到高级进行雪上实操的技能培训。”
“雪场教练的培训工作十分重要,在雪场上不仅需要应对突发情况,还要保障游客的安全。”有业内人士表示。过去的2021-2022雪季,由于人们滑雪的热情持续高涨,很多雪场教练的预约非常紧张,不提前预约则会约不上,今年一些雪场正在完备教练的招聘、培训等方面的工作。
除了教练培训,各大雪场还在紧锣密鼓地升级配套设施,静候“开板”。
“为了能够带给游客更好的体验,减少排队时间,今年我们把雪场的运力设施做了相应的提升,包括更换了两条毛毯等。”蔡晓林说道。
围绕着雪场的配套服务,北京军都山滑雪场还进行了全面升级。王骥介绍:“为了让游客有更好的体验,我们还对夜场照明设施上做了升级改造,提升了雪场的亮度,让客人在更加明亮的环境下去体验滑雪。另外,我们还补充了一批雪具,包括头盔、雪板等,现在雪场配备的单板数量已经到了1000多块。”
“在软件方面,我们则对新员工进行相关培训,包括消防、救护、索道救援等方面的应急模拟演练。此外,我们也对购票、收银、点餐等系统进行了升级。”王骥表示。
北京市滑雪协会主席李晓鸣认为,今年是北京冬奥会后的第一个雪季,预计今年参与滑雪运动的人数会进一步增加。各雪场要做好开业之后应对人流量较大的准备,从雪场的软件、硬件,滑雪教练的数量、培训等方面做好充分准备。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一些大型的雪场需要提前采取预约制度,避免人员的聚集和扎堆。
北京商报记者吴其芸
太空育种成行,未来农业蓄势
成功的太空育种,产量大、耐性高,正给未来农业带来新的想象空间。据新华社报道,12月5日凌晨,神十四航天员平安抵京,同时带回的还有第三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其中3个生物样品冷包装载的是水稻和拟南芥的实验样品,这也是国际上首次在轨获得水稻种子。业内人士指出,如果本次在轨获得的水稻种子能像之前的在空育种品种一样实现量质双增,将有效减少我国粮食对外依存度,提高中国粮食抗风险能力,甚至将造福全人类。
全球首次在轨获得水稻种子
据中科院分子植物卓越中心官网消息,本次在空间站开展的、国际首次成功的水稻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培养实验,由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郑慧琼研究团队承担。水稻和拟南芥种子经历了120天的空间培育生长,完成了从种子到种子的发育全过程,是国际上首次在轨获得水稻种子。之前国际上在太空空间只完成了拟南芥、油菜、豌豆和小麦从种子到种子的培养。
目前,返回水稻和拟南芥样品一部分已做固定处理,水稻种子带回中科院实验室继续培养。
郑惠琼表示,下一步团队将进一步对带回来的种子的蛋白质、营养物质、能否萌发、后代活力等进行分析。
之所以要如此努力在太空站培育水稻种子,中科院分子植物卓越中心也进行了解释:水稻是人类主要的粮食作物,养活了世界上近一半的人口,也是未来载人深空探测生命支持系统的主要候选粮食作物。人类要在太空空间长期生存,就必须要保证植物能够在太空空间完成世代交替,成功繁殖种子。
“中国首次在太空育种获得水稻种子,改变水稻和拟南芥种子遗传性基因突变,对中国这种人口多、耕地少的国家来说,应该是抢占了新的高地。同时我国也可以向其他耕地多、人口少的国家提供新的水稻和拟南芥种子,或许能够增加新的新基因资源。”北京工商大学教授洪涛向北京商报记者分析道。
产量和耐性的新期待
为什么各国都在进行太空育种实验?太空育种有什么独特之处?
资料显示,太空育种,也称空间诱变育种,是将农作物种子或试管种苗搭载返回式太空舱,进入太空,利用太空的高真空、宇宙射线、微重力等特殊环境的共同诱变作用,使生物自身产生基因变异,再回到陆地上,经过科研人员多代筛选、培育,形成特性稳定的新品种。
与一家太空育种公司有合作的首都新鲜食材基地运营总经理吕志刚向北京商报记者介绍,相较于在地球土生土长的农作物,太空育种并在试验中培育成功的作物一方面整体耐性会更好,抗病性、抗热性、抗寒性都会有所提升;另一方面,太空育种在不受地球重力影响的情况下,株型会有所变化,后期如果试验成功,其收成也会大大提高。
不过,吕志刚也指出,太空育种带回来的种子,并不能完全确保后期一定优于地球原有的作物,“从基因变异的角度讲,太空育种有可能好也有可能坏,需要试验一段时间才有定论。最终试验成功并上市的种子,需要经历从太空带回来、登记到成果转化以及田间试验等共计5-8年的时间”。
就试验成功的太空种子的优点而言,洪涛进行了进一步解读。他表示,太空育种使基因变异频率高、变异周期短,可以创造出许多在地面上无法获得的新基因资源。同时,太空育种能够探索在失重的太空条件下,育种的环境条件改变后,对于植物种子的变化情况,是否能够适应性生长,从而探索在太空中人类如何利用植物生存。
太空种子已种植1.5亿亩
事实上,我国乃至国际在太空育种上已经有过多年的探索。
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太空育种”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俄罗斯和中国三个国家成功进行了卫星搭载太空育种。中国的太空育种始于1987年,最开始仅为蔬菜种子,随着太空育种技术不断发展,粮食、蔬菜、水果、油料等农作物品种,花卉、中草药及制药、酿酒等微生物类都有涉及。超市常见的太空椒便是太空育种的成功品种。
北京航天育种中心的专家曾作过一项对比试验,发现经过太空搭载的水稻蛋白质含量比原来提高了8%-12%,且“太空水稻”的颗粒饱满、滋味好,每亩产量高达650-700公斤;青椒通过太空搭载,变得果大色艳、又嫩又香、籽少肉厚,除了产量增长两成左右外,维生素C和可溶性固态物、铜铁等微量元素含量都比原来高出7%-20%。
据相关媒体报道,截至2021年初,我国太空育种后的累计种植面积已达1.5亿亩。
部分消费者认为太空育种的农作物及种子似乎比地球原生态的更贵,对此,吕志刚分析称,“价格略高是正常的,算上太空育种和试验的各种投入,太空育种的农作物价格其实都在合理区间”。
据相关媒体报道,截至2021年初,我国太空育种后的累计种植面积已达1.5亿亩。具体到太空育种行业,据天眼查数据显示,与“太空育种”相关的企业共有34家。业内分析认为,不断带回的新的太空种子需要漫长的试验过程,也将给相关的技术公司和试验基地带来新的机会。
北京商报记者方彬楠陆珊珊
责任编辑:CF013 点击阅读全文(剩余0%)
转载请注明出处。